期猎往罢之,皮冠招岂诈。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二十六)雨不失期》。诗中描绘了皇帝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与思考,体现了其对礼仪、名声及国家治理的重视。
首句“饮乐天复雨”,以“饮”字开篇,暗示宴饮之后的轻松氛围,紧接着“乐天复雨”则可能暗喻自然界的雨水,也象征着皇帝心情的愉悦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愉快而宁静的场景。
次句“宜止乃命驾”,转而表达了一种适时而行的态度。在享受完宴饮和自然的恩赐后,皇帝决定“命驾”出行,这里的“命驾”既指驾车出行,也隐含着对行动的安排与决策。这句诗体现了皇帝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国家事务,适时而动的智慧。
接下来的“期猎往罢之,皮冠招岂诈”,描述了皇帝前往狩猎的情景。在古代,狩猎不仅是军事训练的一部分,也是彰显君王威仪和权力的一种方式。通过“皮冠”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皇帝的身份和狩猎活动的正式性。同时,“招岂诈”一词,表达了皇帝希望狩猎活动能够真实反映自然生态,避免任何欺诈或不正当的行为,体现了他对道德和公正的坚持。
最后两句“纶綍慎所出,令名继五霸”,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纶綍在这里指的是诏书或命令,意味着皇帝在发布任何政策或命令时,都需谨慎考虑,确保其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正义。同时,他希望自己的作为能像春秋时期的五霸一样,留下良好的名声和影响,为后世树立榜样。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皇帝对个人声誉的重视,更体现了他对历史责任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典故,展现了乾隆皇帝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国家治理和历史责任的高尚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龙王洞
去城四十里,戴石若菡萏。
空青落眼中,尘翳荡先淡。
欲近势转下,渐陟路轲轗。
呀然数百尺,金碧烟中嵌。
龙居洞里潭,激水洞上糁。
有如春雪融,清茗楼头揽。
吾欲寻其源,但怖水色黕。
山深积嘘吸,形埒气所感。
稍上有二洞,松茑蔽黮暗。
天光豁重眯,风力集众喊。
楚境清江流,巫山白日晻。
南望见苗疆,五色莎萝毯。
归来夸腰脚,独往负志胆。
丈人谈龙德,清味自渊醰。
弱年罕壮游,如此实未览。
新诗谁先成,岩松可用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