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音诗》
《海音诗》全文
清 / 刘家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锻矛砺刃卫边垠,恰有三郊鲁人

水债不收公饷亟,头家近日亦愁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垠(biān yín)的意思:边界的尽头,指边远的地方。

近日(jìn rì)的意思:最近的几天或最近的一段时间

鲁人(lǔ rén)的意思:指愚蠢、粗俗的人

三郊(sān jiāo)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三个郊区,也用来比喻离城市较近的地方。

头家(tóu jiā)的意思:头家指的是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最有权威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守卫者的生活境况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对比。首句“锻矛砺刃卫边垠”,开篇即以“锻矛”、“砺刃”这样的动词形象地展现了边防战士们为保卫国家而进行的艰苦训练和准备,他们手持锋利的武器,坚守在边境线上,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守护。

接着,“恰有三郊比鲁人”,这里的“三郊”可能是指边疆地区,而“鲁人”则泛指普通百姓。这句话通过对比,暗示边疆地区的守卫者与内地的普通民众有着相似的生活状态,都在为生活而努力奋斗,体现了边疆与内地人民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水债不收公饷亟”,揭示了边疆守卫者面临的经济压力。在古代,士兵的收入往往不稳定,尤其是边疆地区,环境恶劣,战事频繁,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这里的“水债”可能指的是因干旱等原因导致的粮食短缺或借贷问题,而“公饷亟”则表明了他们需要尽快获得政府的军饷以维持生计,但实际获取却并不容易。

最后,“头家近日亦愁贫”,“头家”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边疆地区的领头人或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当地居民。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边疆地区普遍存在的贫困现象,即使是那些在社会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人也难以摆脱贫穷的困扰,反映了当时边疆社会经济状况的普遍落后和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边疆守卫者的生活境遇,反映了清朝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困境,以及普通民众在艰苦环境下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刘家谋
朝代:清   字:仲为   籍贯:侯官县(今福州市区)   生辰:1813~1853年

苞川。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卒于府署
猜你喜欢

元日述怀

客署闲花事,乡心醉柳条。

闭门春草长,高枕白云骄。

牛马呼仍在,鹍鹏路已遥。

有田堪种米,罄折笑前朝。

(0)

别袁中夫

梁鸿伯通桥,中夫陆家带。

都是失意人,一般滞吴会。

汉水虽方广,不能浮一芥。

孤桐既以摧,穷凤复何赖。

回首吴松江,冲风折车盖。

(0)

庵中阅经示诸开士

乘急参媱女,戒急怯闻钗。

香象截河流,一非刬众皆。

闷观百喻经,奇胜十齐谐。

八十翁怜儿,庄语间诙俳。

我愿作书鱼,死即藏经埋。

胜彼火坑子,以身殉粉娃。

(0)

玉上人

山下逢老僧,为我设斋供。

生断活埋关,醒却高峰梦。

空嫌毛孔多,瘦觉数珠重。

回首鸭子飞,归来鼻头痛。

(0)

荅江进之别诗

横将一尺素,写出消魂别。

泪深笔波红,情苦绢文裂。

事君才两载,相期砺高节。

有过必直陈,无忧不共切。

密意臭兰旃,奇谈飞金屑。

案牍与文史,一一相商决。

对客语如绵,当机锋似铁。

喜怒性情真,缓急肝肠热。

所以小修言,江郎吴令杰。

官虽暂时离,交岂中道辍。

古井绝回波,深山无化雪。

(0)

秋江罢钓图

寒潭秋净水如苔,月色芦花相映开。

正好垂竿君却去,缘知不是为鱼来。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