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望日劝农既归散策郡圃二首·其一》
《二月望日劝农既归散策郡圃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荆溪老守劝农归,吏散还从郡圃嬉。

拾得落英一掬春风苦向掌中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落英(luò yīng)的意思:指花朵凋零或落下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兴盛或美好瞬间的结束。

劝农(quàn nóng)的意思:劝告农民勤劳耕种,以获得丰收。

一掬(yī jū)的意思:一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数量极少或微不足道的量。

英才(yī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出众才华和能力的人。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注释
荆溪老守:荆溪地方的太守。
劝农归:劝导农民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吏散:官员们下班或离去。
郡圃:郡里的园林或田地。
嬉:游玩,嬉戏。
落英:落花,这里比喻人才。
才:才能。
一掬:一把,形容数量不多。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希望和机遇。
苦:尽力,竭力。
向掌中吹:对着手掌用力吹,比喻尽力培养。
翻译
荆溪的老守劝农民回家务农
官员们散去后,他回到郡园游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二月望日劝农既归散策郡圃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景象,通过老守劝说农民返回耕作的情形,以及官吏在府邸园圃中嬉戏的情状。

"荆溪老守劝农归,吏散还从郡圃嬉。"

这两句诗写出了春日里的一幕:一位年迈的村庄守卫者正在劝说那些在外游玩的农民回家准备耕作,而官府中的小吏们则是在府邸内的花园中散步嬉戏。这里透露出季节更替时人们应有的责任感和工作态度。

"拾得落英才一掬,春风苦向掌中吹。"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细腻观察:在春日的微风中,即便是轻拂地面,也能捡起一些飘落的花瓣(“才一掬”表示数量之少),而那春风似乎特别执着于向握在手中的这些花瓣吹拂。这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感悟和赞美。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淡远,通过平凡而真切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捕捉。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澶州行

澶州城头河水浑,南城北城如虎蹲。

当年辽师犯几甸,烽火照夜惊边尘。

庙堂大臣惟肉食,幸南幸北俱身利。

臣琼历练老知兵,臣准忠肝陈谠议。

九关半夜一鸡鸣,大驾南征诏书出。

虎臣武将争骏奔,龙旌豹尾如星屯。

六军野宿犯霜雪,万乘露次昭风云。

金节翠支光六辔,黄盖城头压妖彗。

天戈晓渡国威张,神箭星驰贼酋殪。

重瞳一顾转乾坤,万岁山呼震天地。

辽人气慑不敢当,稽首俯伏称诚惶。

三边清宁海波霁,四野桑麦纷牛羊。

至今惟有莱公庙,箫鼓年年歌岁康。

(0)

敬轩诗为王达善赋

深巷何窈窕,端居掩柴荆。

素心每无欲,寡朴轻浮荣。

虑尽默自守,神清淡忘形。

危坐白日晚,疏林微雨晴。

开窗幽鸟啼,蒲阶芳草青。

焚香卷丝桐,爱此销尘缨。

孤云野鹤唳,绝壑流泉鸣。

高怀旷而婉,雅音谁复听。

古人良已久,寸心千古情。

(0)

题王煮石梅花

煮石山人今永别,见花长作故人看。

缟衣绰约春来瘦,风节严凝雪后寒。

每忆荒烟啼翠羽,笑扶明月下飞鸾。

何烦宋玉相招得,环佩归来露未乾。

(0)

画梅集杜句

东阁官梅动诗兴,多才依旧能潦倒。

绝笔长风起纤未,乱插繁花向晴昊。

却德年年人醉时,千朵万朵压枝低。

不知明月为谁好,武陵春树他人迷。

中夜起坐万感集,山鬼㗀嚘雪霜逼。

岁暮穷阴耿未已,临风三嗅馨香泣。

(0)

林子山画二首·其一春山趣游

蹇驴随意踏苍苔,行到溪桥首重回。

想得山家春尚早,过墙桃李未全开。

(0)

竹枝词十八首·其十七

望郎一朝又一朝,萧郎信似浙江潮。

钱塘潮信有时失,臂上守宫无日销。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