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事(bǎi shì)的意思:形容事情繁多,琐碎纷乱。
必定(bì dìng)的意思:表示一定、必然、肯定会发生的意思。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经卷(jīng juàn)的意思:指经书和书卷,比喻丰富的学识和广博的知识。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入土(rù tǔ)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入地下。
数珠(shù zhū)的意思:指责、责备
贪饕(tān tāo)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而不知满足,吃得过多或贪图享受。
唾骂(tuò mà)的意思:用口水或言辞来侮辱、辱骂对方。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无暇(wú xiá)的意思:没有时间或精力处理其他事情,忙于应对当前的事务。
阎王(yán wáng)的意思:指死亡,也指阎罗王,即地府的统治者。
一截(yī jié)的意思:指一段时间、一段距离或一部分事物。
营生(yíng shēng)的意思:指谋生、维持生计的工作和活动。
见阎王(jiàn yán wáng)的意思:见到阎王,指遭受严重的惩罚或面临生死关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年僧人对生活的执着与对修行的疏忽,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中的“老翁”形象鲜明,他急于谋生,贪心难改,即使生命即将终结,仍放不下尘世的百般事务。这种对物质世界的过分追求,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修行,最终将面临“阎王”的审判,遭受谴责。
诗中通过“一截已入土,百事放不下”这一对比,强调了生命的有限与世俗事务的繁杂,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追求的虚妄。而“经卷无暇看,数珠未曾把”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在生前对佛教教义的忽视,未能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解脱。最后,“死去见阎王,必定遭唾骂”一句,以一种警示的口吻,表达了对那些在生时未能正确看待人生价值、未能实现精神升华的人的批判,同时也暗含了对死后审判的恐惧与对灵魂救赎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探讨了生死、贪婪、修行与救赎等深刻的人生议题,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和反思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追次西涯先生寄题叠嶂楼
涯老题诗在,居然见此楼。
书邮何日到,碑刻几人留。
树色分淮甸,江声接楚流。
吾登方恨晚,谁赋不悲秋。
六代孤鸿没,三山片石浮。
村墟多佛塔,野水有渔舟。
吴越连诸郡,荆扬跨两州。
岁年齐始建,风景白曾游。
谢眺亭偏古,严陵石最幽。
傥非公一语,千载若为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