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尘区(chén qū)的意思:指尘埃飞扬、尘土飞扬的地方,也比喻世俗繁华、尘嚣喧闹的环境。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个是(gè shì)的意思:个人的见解或主张,个人的标准或态度。
唤作(huàn zuò)的意思:指某物或某人被称为另外一种事物或另外一个人。
佳客(jiā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很好,令人欢喜的客人。
来到(lái dào)的意思:接受任何人或事物,不加以拒绝。
描摹(miáo mó)的意思:描摹指细致地描写、模仿事物的形象、特点或风格。
僧侣(sēng lǚ)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僧人,也泛指修行者。
时景(shí jǐng)的意思:时代的风貌和景象。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也曾(yě zēng)的意思:也曾表示过去某个时间点或阶段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体验。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有清(yǒu qīng)的意思:有清指事物有清晰、明确的界限或界面。
真个(zhēn gè)的意思:整个、全部
醉翁(zuì wēng)的意思:形容人生态度淡泊,不受外界纷扰的境界。
- 翻译
- 醉翁每日欣赏四季变换的景色,是谁将这些描绘进这幅画中。
这里被称为皆山,确实名副其实,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着它同行。
它是否曾陪伴过尊贵的客人,是否有清澈的泉水可以用来酿酒呢?
更令人欢喜的是,这里还有古老的僧侣们,他们在百尺高楼俯瞰世俗世界。
- 注释
- 醉翁:指醉翁亭的主人,可能是一位爱好自然的文人。
皆山:可能是地名或形容山景众多。
佳客:尊贵的客人。
清泉:清澈的泉水,可能用于酿酒。
僧侣:出家人,可能指的是寺庙里的僧人。
高楼:高大的建筑物,可能指寺庙或其他高层建筑。
尘区:指世俗社会,与寺庙等清净之地相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题陆起潜皆山楼》。诗人以自在不羁的情怀和深远的意境,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醉翁朝暮四时景,谁遣描摹入此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沉醉,以及这种美好随着时间的流转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情,而这些变化仿佛都被捕捉并融入了一幅画中。
"唤作皆山真个是,携来到处与之俱。"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向往,他将这份美好带在身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包围。
"也曾佳客相陪否,亦有清泉可酿无。" 这里诗人提及了与知己共赏自然之美的愉悦,以及对清泉美酒的享受,这些都是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他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组成。
"更喜一般僧侣旧,高楼百尺俯尘区。"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向往,以及对高楼之上的超然物外之感。这里的“僧侣”指的是出家人,他们与世俗隔绝,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展现了一个超脱尘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这种境界不仅是对肉身之所在的描绘,更是对心灵之所归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晚忆子求弟长安无信
万家砧杵动孤城,物候堪悲梦也惊。
蟋蟀半墙秋有韵,芭蕉一榻雨无情。
风生易水歌难继,雪下梁园赋可成。
汀柳渚芦云漠漠,不知游子滞何程。
西亭别酒醉斜曛,何日临觞不忆君。
晓对好山难远寄,夜拈险韵与谁分。
故园芳草更衰草,客路秋云又冻云。
落月半帘寒未梦,一声悲雁怆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