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背城(bèi chéng)的意思:指放弃城池,退守到较为安全的地方。也可指放弃防守,主动出击。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空悲(kōng bēi)的意思:指无缘无故地感到悲伤或忧愁。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谋身(móu shēn)的意思:谋求自身的利益,为自己的生活、前途等做打算。
儒术(rú shù)的意思:指儒家学说中的思想、理论和技艺。
三行(sān xíng)的意思:指行为言语得当,不犯错误。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术谋(shù móu)的意思:指智谋和策略,既包括技术和技能,又包括谋略和计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傍晚的宁静与萧瑟之美。首句“背城数十里,来雁两三行”以雁群南飞的景象,暗示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接着,“落日芙蓉醉,疏林橘柚香”两句,通过夕阳下盛开的荷花和稀疏树林中成熟的橘柚散发出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荷花的“醉”字,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色彩,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
后两句“授衣不可得,穫稻更何望”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授衣”出自《诗经》,意指准备冬衣,这里借指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资。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叹即使准备了衣物,也无法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同样,即便收获了稻谷,也无法满足未来的粮食需求。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忧虑,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种反映。
最后,“儒术谋身拙,空悲秋夜长”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却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力不从心。他意识到,儒家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只能徒增悲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