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登众岭彻,始得山门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日侧(rì cè)的意思:指太阳偏向西方下山的情景,比喻人事物逐渐衰落、趋向灭亡。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上上(shàng shàng)的意思:指最高级、最好的。
深井(shēn jǐng)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 翻译
- 层层叠叠的山峦前峰,虽然步步升高却并非顶峰。
行走于众多山岭之间直至尽头,才终于见到开阔的山门。
山顶上的风凄冷而多寒意,夕阳斜照下天色显得格外昏暗。
回首望去,刚刚走过的路途,仿佛深陷在幽深的井底。
- 注释
- 重重:形容山峰众多且密集。
上上:连续两次使用'上',表示不断攀登。
彻:尽头,此处指走到山门。
迥:开阔,与之前的'众岭'形成对比。
惨:凄凉,形容风的寒冷。
侧先暝:太阳偏西天色就暗下来。
眇如:渺小如同,形容距离遥远。
深井:比喻回头看去的山路深邃而难以分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登嵩山十首·其五·峰顶寺》。诗人通过描绘登山的过程,展现了嵩山的峻峭与深远。"重重山前峰,上上终非顶",形象地刻画了山路曲折连绵,仿佛永无止境,暗示了攀登的艰难。"行登众岭彻,始得山门迥",表达了终于到达山顶,视野开阔的喜悦和成就感。
"高风惨多寒,落日侧先暝",描绘了山巅的气候特点,寒风凛冽,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这两句寓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苍凉。最后,"却视向所经,眇如在深井",回首望去,先前走过的路显得渺小,如同深井中的倒影,表现出诗人对登顶过程的回顾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山为线索,寓言人生的追求,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苏辙诗歌的深沉和意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答潘伯登
忆昔交欢日,风云际北征。
樗材惭独陋,琼树借馀清。
近说扬雄宅,遥迁陆贾城。
川原频入望,岁月转堪惊。
未睹河东赋,先传邺下名。
长篇浑古调,短律谢新声。
忧世心逾壮,逢人意尽倾。
襟怀罗大块,梦寐谒承明。
儒雅真时彦,才猷信国英。
况当侧席日,不用请缨行。
多病嗟迟暮,何心羡宠荣。
祇应披敝褐,聊尔逐华旌。
万里随羁路,三春上帝京。
看君承燕对,为悉海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