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三十首·其十七》
《颂古三十首·其十七》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一人会上竿,一人会穿井。

伎俩不同总是一般病。

若人识得这般病,衲僧鼻孔都穿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鼻孔(bí kǒng)的意思:指人的鼻孔,也用来形容人的傲慢和自负。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得这(de zhè)的意思:表示得到某种好处或利益。

会上(huì shàng)的意思:指在会议或讨论中提出意见或发表言论。

伎俩(jì liǎng)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技巧或手法。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上竿(shàng gān)的意思:指上升、提升,特指升官发财。

识得(shí de)的意思: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这般(zhè bān)的意思:

◎ 这般 zhèbān
(1) [such]∶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like this]∶像这个样子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事物时往往陷入相似的困境。诗人通过“一人会上竿,一人会穿井”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两种看似不同的努力——攀高和挖掘,实际上都是在追求难以触及的目标,陷入了各自的局限之中。“伎俩虽不同,总是一般病”,这句话点明了问题的本质:无论手段如何变化,最终都可能遭遇相同的挫折或困境。

“若人识得这般病,衲僧鼻孔都穿尽。”这最后一句充满了禅意,暗示如果有人能够认识到这种普遍的困境,并且勇于面对和超越它,那么他将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甚至超越常规的束缚,如同“衲僧鼻孔都穿尽”所表达的彻底解脱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引导读者思考内在的精神追求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超越表面的局限,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成长。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望云思亲图

白云天际闲舒卷,却似摇摇行子心。

云气有时还变灭,子心无日不登临。

高林度过含疏雨,远岫飞回落晚阴。

不羡梁公为令子,但存忠孝古犹今。

(0)

别汴城诸友

三载王门老曳裾,文章鄙俚世情疏。

病多傍肆常求药,视短停灯久废书。

报主壮心空磊落,向人别意谩踌躇。

他年相忆知何处,泪洒黄河溯汴渠。

(0)

奉教咏白象

驯象安南产雪毛,浮洋北贡压神鳌。

行襄御辇随仙仗,入卫皇宫听舜韶。

皓彩想从银渚浴,穹形端似玉山高。

适来王会图中见,势比驺虞意更豪。

(0)

閒居二首·其二

风雨连朝不出门,晚来步屧看溪痕。

不知笋过邻家去,篱落新添竹几根。

(0)

次韵濂溪先生题罗天岩诗

咫尺仙岩不可寻,甘棠何处閟清阴。

洞门只在烟萝里,无路攀缘枉费心。

(0)

次韵答胡彦恭二首·其一

咄咄书空坐夜阑,烛盘花落酒杯寒。

不愁妾命秋云薄,只恐人心蜀道难。

阮籍当年犹恸哭,王阳今日正长叹。

头颅如许身何托,掩镜羞将白发看。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