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巳燕至》
《上巳燕至》全文
明 / 汤显祖   形式: 七言绝句

一回憔悴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

花自无言春自老,却教归燕与呢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yànzhì
míng / tāngxiǎn

huíqiáocuìwàngjiāngnánlántíngsānyuèsān

huāyánchūnlǎoquèjiàoguīyànnen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呢喃(ní nán)的意思:低声细语、轻声说话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一回(yī huí)的意思:一次,一次性

自老(zì lǎo)的意思:自己变老了。

三月三(sān yuè sān)的意思:指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

望江南(wàng jiāng nán)的意思:指盼望着向南方的大江,表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上巳燕至》中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春天的消逝和时光的流转。"一回憔悴望江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江南的思念以及内心的疲惫,憔悴二字流露出淡淡的忧郁之情。"不记兰亭三月三",借兰亭集会的典故,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已无法再追寻。

"花自无言春自老",以花的凋零象征春天的流逝,自然界的变迁无声地揭示了岁月的无情。"却教归燕与呢喃",将归来的燕子赋予了声音,它们的呢喃似乎在安慰诗人,又仿佛在提醒他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循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作者介绍
汤显祖

汤显祖
朝代:明   字:义仍   号:海若   籍贯:清远道   生辰:1550—1616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猜你喜欢

苦雨

一雨经旬日,闭门谁与同。

人从烟暝出,心付水云空。

历历江山外,濛濛天地中。

放歌殊未已,学得古人穷。

(0)

偶述

秋雨满岩壑,横流似海潮。

漫漫天地外,望望水云迢。

白日知何处,晴峦不可招。

坐看人境寂,魂梦一时销。

(0)

归鼎湖作·其二

世事多留难,山心谁与期。

行当衰老日,况值乱离时。

定水呈空色,闲云寄所思。

故交应有念,前路莫迟迟。

(0)

赠雁木堂李烟客曾宅师诸公结社参究四首·其三

女大须婚男大娶,团栾谁解无生句。

眼底眉毛始放开,脚头早跨三台步。

(0)

曹溪杂咏·其四

石径久延伫,还期逋客过。

林深秋气早,山静月明多。

胜事杳难说,幽怀其奈何。

所思不可见,孤磬出烟萝。

(0)

感事

西子湖头并采莲,昭阳宫里便如仙。

新承恩宠应谁妒,敢学颦眉为乞怜。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