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奈:无奈,因为。
愁:忧愁,烦恼。
又:再,又来。
避处:躲避的地方。
随:跟随,伴随。
一线:像一条线。
□:此处可能表示诗歌中的省略或空白,实际诗词中可能是某种符号或未填写的文字。
长:长久,延伸。
- 翻译
- 无法逃避这无尽的忧愁,愁绪如一根线般绵延不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沉的忧愁和无处安放的情感。"奈愁又、愁无避处"表达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心境,愁绪如影随形,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逃离。"愁随一线□长"则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忧愁比作一条细长之物,它伴随着诗人,就像是无边无际的长河,绵密且深远。
从这短短四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境之沉重,以及对未来可能的迷茫和渺小。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鲜明的比喻,传达了人在困顿中的无助与哀愁,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小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杜文贞公小像
长乐坡前白讥甫,太瘦生缘作诗苦。
我闻斯言不谓然,是亦群儿谤伤语。
三人各瘦公有云,诸弟岂尽能诗人。
《唐书·文苑传》可考,丧乱饥饿丛公身。
自公莅官天宝季,渔阳鼓瞽势何炽!
陷贼归来惊所亲,老瘦当知从此始。
乾坤疮痍劳至尊,苍茫家室空柴门。
三年奔走益潦倒,一身皮骨嗟空存。
我读公诗见大略,浩气纵横非束缚。
况闻下笔如有神,豪吟安得身如削。
披图恍遇山泽癯,聊存诗案明其诬。
闻说李侯亦憔悴,千首敏捷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