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七首·其七》
《题画七首·其七》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青山白社梦归时,可但前身画师

记得西陵雨后,最堪图取大苏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社(bái shè)的意思:白白浪费了时间或精力。

大苏(dà s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壮丽、宏伟。

画师(huà shī)的意思:在作品或计划的关键部分加上精彩的点缀,使之更加完美。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可但(kě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条件虽然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可行或不可接受。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西陵(xī líng)的意思:指人们追念故人时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题画七首(其七)》。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青山白社”、“西陵烟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青山白社梦归时”,以“青山”与“白社”构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暗示了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梦归时”则赋予了画面以时间的维度,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回归与寻找的故事。

次句“可但前身是画师”,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艺术才能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这一句不仅自谦地指出了自己可能在前世与绘画有着不解之缘,更体现了艺术家对于作品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视角。

第三句“记得西陵烟雨后”,将视线转向具体的场景——西陵烟雨,这里运用了典型的中国山水画中的“烟雨”元素,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加了诗意的深度,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雨后山林间的清新与宁静。

最后一句“最堪图取大苏诗”,巧妙地将苏轼的诗句融入其中,既是对苏轼文学成就的致敬,也是对画作意境的一种升华。这里的“图取”不仅指绘制,更蕴含着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创作理念。通过引用苏轼的诗句,进一步强调了画作中蕴含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满,富有诗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画面细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董其昌独特的艺术见解和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首对画作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其二

香径绕吴宫,千帆落照中。

鹳鸣山欲雨,鱼跃水多风。

城带晚莎绿,池连秋蓼红。

当年国门外,谁识伍员忠。

(0)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

紫霄峰下绝韦编,旧隐相如结袜前。

月落尚留东閤醉,风高还忆北窗眠。

江城夜别潇潇雨,山槛晴归漠漠烟。

一顷豆花三顷竹,想应抛却钓鱼船。

(0)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

芦苇暮修修,溪禽上钓舟。

露凉花敛夕,风静竹含秋。

素志应难契,清言岂易求。

相欢一瓢酒,明日醉西楼。

(0)

詹事府宿斋绝句

清斋四体泰,白昼一室空。

摧颓有古树,骚屑多悲风。

(0)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天子坐法宫,诏书下江东。

懿此嘉遁士,蒲车赴丘中。

褐衣入承明,朴略多古风。

直道侍太子,昌言沃宸聪。

嵓居四十年,心与鸥鸟同。

一朝受恩泽,自说如池龙。

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

大君不夺志,命锡忽以崇。

旭旦出国门,轻装若秋蓬。

家依白云峤,手植丹桂丛。

竹斋引寒泉,霞月相玲珑。

旷然解赤绶,去逐冥冥鸿。

(0)

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

黯离堂兮日晚,俨壶觞兮送远。

远水霁兮微明,杜蘅秀兮白芷生。

波泫泫兮烟幂幂,凝暮色于空碧。

纷离念兮随君,溯九江兮经七泽。

君之去兮不可留,五采裳兮木兰舟。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