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僧欲礼清凉而未决来索予诗戏书四绝句·其四》
《有僧欲礼清凉而未决来索予诗戏书四绝句·其四》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凡夫(fán fū)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放光(fàng guā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或品德发挥得极为出色,光彩照人。

费资(fèi zī)的意思:费尽心思,耗费精力。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是凡(shì fán)的意思:普通人,一般人

水费(shuǐ fèi)的意思:指无谓的或无意义的费用或开支。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执著(zhí zhuó)的意思:坚持不懈,毫不动摇地追求目标或信念。

资粮(zī liáng)的意思:指作为生活、工作或学习的基本条件和保障的资金、物资等。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登山涉水(dēng shān shè shuǐ)的意思:指克服艰险困难,努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文殊菩萨与大地的形象,以及凡夫在登山涉水时的执着与耗费,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内心境界的思考。

首先,“文殊何必住清凉,大地何曾不放光。”这两句以文殊菩萨常住的清凉山与大地相比较,暗示了追求内心的清净与光明并非只能依赖外在的环境或地点,大地本身即蕴含着无尽的光辉与智慧。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文殊菩萨的修行境界与大地的内在光芒相提并论,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重要性。

接着,“自是凡夫心执著,登山涉水费资粮。”这两句则转向凡夫的视角,指出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如礼敬清凉山)时往往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形式与过程,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和价值。登山涉水,不仅耗费体力与物质资源,更可能使人心力交瘁,忽略了沿途风景与内心体验的重要性。这句话提醒读者,不应仅满足于表面的行动或形式,而应深入思考行动背后的动机与意义,追求真正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引导读者思考内在精神世界与外在追求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平衡,避免过度执着于形式与物质,从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题清头陀

头陀独宿寺西峰,百尺禅庵半夜钟。

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

(0)

携酒往朗之庄居同饮

慵中又少经过处,别后都无劝酒人。

不挈一壶相就醉,若为将老度残春。

(0)

赋得听边鸿

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

为问昭君月下听,何如苏武雪中闻。

(0)

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

拨拨弦弦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

谁能截得曹刚手,插向重莲衣袖中。

(0)

阶下莲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

(0)

岁暮道情二首·其一

壮日苦曾惊岁月,长年都不惜光阴。

为学空门平等法,先齐老少死生心。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