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凡夫(fán fū)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放光(fàng guā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或品德发挥得极为出色,光彩照人。
费资(fèi zī)的意思:费尽心思,耗费精力。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是凡(shì fán)的意思:普通人,一般人
水费(shuǐ fèi)的意思:指无谓的或无意义的费用或开支。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执著(zhí zhuó)的意思:坚持不懈,毫不动摇地追求目标或信念。
资粮(zī liáng)的意思:指作为生活、工作或学习的基本条件和保障的资金、物资等。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登山涉水(dēng shān shè shuǐ)的意思:指克服艰险困难,努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文殊菩萨与大地的形象,以及凡夫在登山涉水时的执着与耗费,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内心境界的思考。
首先,“文殊何必住清凉,大地何曾不放光。”这两句以文殊菩萨常住的清凉山与大地相比较,暗示了追求内心的清净与光明并非只能依赖外在的环境或地点,大地本身即蕴含着无尽的光辉与智慧。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文殊菩萨的修行境界与大地的内在光芒相提并论,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重要性。
接着,“自是凡夫心执著,登山涉水费资粮。”这两句则转向凡夫的视角,指出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如礼敬清凉山)时往往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形式与过程,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和价值。登山涉水,不仅耗费体力与物质资源,更可能使人心力交瘁,忽略了沿途风景与内心体验的重要性。这句话提醒读者,不应仅满足于表面的行动或形式,而应深入思考行动背后的动机与意义,追求真正的内心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引导读者思考内在精神世界与外在追求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平衡,避免过度执着于形式与物质,从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