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游凤池上,曾食凤池萍。
《过扬州参政宋谏议遗白鹅》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扬 州 参 政 宋 谏 议 遗 白 鹅 宋 /梅 尧 臣 曾 游 凤 池 上 ,曾 食 凤 池 萍 。乞 与 江 湖 去 ,将 期 养 素 翎 。不 同 王 逸 少 ,辛 苦 写 黄 庭 。
- 注释
- 凤池:古代皇宫中的池塘,这里代指朝廷。
凤池萍:指宫廷中的浮萍,象征高雅之地。
乞与:请求给予,此处指请求辞职。
江湖:泛指民间或广阔的自然环境。
养素翎:修养素志,保持纯洁的心灵。
王逸少:王献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
辛苦写:形容付出大量努力。
黄庭:古代一部道家经典《黄庭经》,常被书法家临摹。
- 翻译
- 我曾在凤凰池边游玩,也尝过那里的萍藻。
现在我请求离开官场,去江河湖海过自由生活,希望能修养我的素志。
我不愿像王献之那样辛劳,只为抄写《黄庭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过扬州参政宋谏议遗白鹅》,通过对曾经在凤池(皇宫)的经历和对白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回顾以及对归隐江湖的向往。首句“曾游凤池上”暗示了诗人过去的显赫地位,而“曾食凤池萍”则以池中浮萍暗喻宫廷生活。接着,“乞与江湖去”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的愿望,体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不同王逸少,辛苦写黄庭”,通过对比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勤苦练字的形象,表明诗人不愿像他那样为官劳累,而是希望过上宁静的隐居生活,专注于自我修养。“黄庭”在此指代书法艺术,与前文的“凤池”形成鲜明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超脱的人生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