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五杂组诗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
“五杂组,芝为盖”,开篇以“五杂组”这一抽象概念引入,暗示复杂多变的人生境遇,而“芝为盖”则以灵芝作为遮蔽物,象征着在纷扰世间寻求心灵的庇护与解脱。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往复还,咸阳塞”,“咸阳塞”指代历史的沧桑巨变,这里用“往复还”来描绘时间的循环流转,强调历史的轮回与不变。这句诗不仅指向了古代的历史事件,也暗含了对当下社会现象的反思,即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某些本质问题依然存在,值得人们深思。
“不获已,见褦襶”,“褦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服饰,这里借以形容社会底层人士的生活状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与关注。“不获已”则体现了在现实压力下人们无奈的选择,反映了社会结构中的矛盾与不平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探讨了人生、历史与社会的多重层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郴守丁端叔以九日诗至次韵奉酬
十年不见寻常事,九日相违咫尺间。
橙蟹渠能追胜赏,藙牲孰与奉慈颜。
逝将酒坫更酬酢,乍可诗筒略往还。
新将适闻临遣罢,鹿头吾待望吴山。
借书一首别薛子长
山阿著柴扉,陋甚谁盘桓。
美人此何求,钜竹数十竿。
日阅书百篇,尚觉日力宽。
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
辛勤抱遗经,及此鬓发班。
一语未领会,累日不自安。
虽更圣人手,亦恐众说谩。
况复秦汉下,曾莫脩与删。
致之获麟前,存者今若干。
我无以裁之,望洋久空叹。
羡君方盛年,恣意涉浩漫。
又闻书少多,不系学缺完。
读书固匪易,用书良独难。
昨来荷堤上,尝试及孟韩。
此话如涓埃,此道如丘山。
招隐
将子无登山,山上冈复冈。
朝为朱阳炜,暮作阴飙凉。
磴滑幽鸟啼,林深山鬼翔。
子兮何所求,乐此魑魅乡。
国人伫齐轼,吾党多鲁狂。
望子子不来,翠袖天风扬。
缁尘摆落尽,幽愿次第偿。
焦䳟入冥云,虮虱宽贝阳。
子兮竟谁从,独乐无已康。
岂其羊之饥,而可谷与臧。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