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昌平县廨和解之昂御史时巡历京畿东道》
《昌平县廨和解之昂御史时巡历京畿东道》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向来按部秋期子月登车我独迟。

双塔道傍观俗处,百泉庄上恤灾时

烟昏导骑摇箶簶,灯暗痴童下扊扅。

不听讴歌愁叹,何心工和壁间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按部(àn bù)的意思:按照一定的步骤或顺序进行。

百泉(bǎi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源丰富、泉水众多。

傍观(bàng guān)的意思:指旁观,不参与其中

不听(bù tīng)的意思:不听指的是不听从劝告或建议,不接受教导。

愁叹(chóu tàn)的意思:形容非常忧虑或悲伤,心情沉重。

导骑(dǎo qí)的意思:指引、引导。

观俗(guān sú)的意思:观察社会风尚和民俗习惯

秋期(qiū qī)的意思:秋天的季节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讴歌(ōu gē)的意思:赞美、歌颂

灾时(zāi shí)的意思:指灾害发生的时候。

子月(zǐ yuè)的意思:指农历中的十二个月份中,最后一个月份,即腊月。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昌平县廨和解之昂御史时巡历京畿东道》描绘了秋季时节,作者独自一人在官署中履行职责,不同于常规的出行时间。他路过双塔道旁,观察民间风俗,又在百泉庄上关心百姓疾苦,体现了官员体察民情的责任感。夜晚时分,烟雾弥漫,导骑摇动着竹篮,孩童提灯,画面生动而暗淡。诗人没有沉浸在民众的欢歌中,而是倾听他们的愁叹,这反映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以及不愿仅仅附和表面歌舞升平,而是希望能真正解决百姓问题的决心。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与深沉的忧思。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一

湖外干戈半绿林,湖边葭薍晚森森。

风霾未放远山出,岚气又连凄日阴。

世乱且同吟啸乐,时来终快扫除心。

天寒况是开炉近,应有佳人赋藁砧。

(0)

次韵同舍李支使梦与二首·其一

三纪桥门过隙光,醉吟曾共晚风凉。

旧游何在已芜没,前好欲言空感伤。

重对诗囊开锦绣,要看谈麈落冰霜。

苕溪此去如相忆,双鲤时应寄一行。

(0)

示隐静恭老

游山何敢避泥涂,恰值催花夜雨馀。

杯渡已知无用楫,马行今信不更车。

数声幽鸟过庭际,一派飞泉赴壑初。

正欲寻师问心法,却惊行色逼钟鱼。

(0)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其十三

烟里山光陈水墨,云边日影乱青红。

新诗有画人难到,高压澄江五字工。

(0)

经过合寨吊孟氏故居二首·其二

行过春泥没马深,几声幽鸟啭乔林。

感时恨别愁无那,赖有清樽慰此心。

(0)

小圃梅柳之争.梅与柳争

水边半树月模糊,移取山来更姓孤。

未许渊明全占断,盍留一半乞林逋。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