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犹一里,隔林闻水声。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全文
- 注释
- 去:前往。
寺:寺庙。
犹:还。
一里:一里路。
隔:隔着。
林:树林。
闻:听到。
水声:流水声。
安知:怎能知道。
客:客人。
乘兴:兴致勃勃。
山下:山下边。
远:远远地。
相迎:迎接。
- 翻译
- 前往寺庙还有大约一里路,隔着树林就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谁能知道有位客人兴致勃勃,已在山下远远地迎接我们。
-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去寺犹一里,隔林闻水声",表达了诗人离寺庙尚有不远之距,但已能听到隐约传来的溪流声,这里的“犹”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距离的感知,也增添了一份等待中的期待。而隔着林木听水声,则让人联想到那清泉不为观者现身,只在静谧中轻语,显露出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接着“安知客乘兴,山下远相迎”,则是诗人感受到这种自然景象所激发的内心喜悦,似乎能预感到寺庙中的僧侣或许会因为某种情感的共鸣而走下山来,以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与诗人相迎。这里的“安知”表达了一种心灵之间的默契,而“客乘兴”则点出了诗人此行之所以,正是为了寻求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我精神世界的扩展。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声音和内在情感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对话的情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境美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