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
翠馀长染柳,香重欲薰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开篇“金钗沦剑壑,兹地似花台”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勾勒出一处奇险而秀丽的山谷风光,其中“金钗沦”暗示水流潺潺,“剑壑”则形容山势陡峭,而“兹地似花台”则突显了这块土地的美丽,如同绽放的鲜花。
接下来的“油壁何人值,钱塘度曲哀”两句,则转向描写人物活动的场景。这里的“油壁”可能指的是古代用来保护建筑的防腐处理,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孤寂的情境。而“钱塘度曲哀”则让人联想到江水绕行、曲折幽深,既有地理之美,也透露出一丝哀愁。
随后,“翠馀长染柳,香重欲薰梅”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植物世界的生机与芬芳。绿意盎然的柳树和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梅花,不仅丰富了诗中的色彩,也增添了一份自然之美。
最后,“但道行云去,应随魂梦来”两句,则是诗人对这块土地、这番景象的一种超然与寄托。似乎在说,只要心中有所寄托,便能在精神上得到慰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投入,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既美好又带有哀愁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篇极具画面感和抒情色彩的佳作。
索居重懒出,白日为之长。
嫠啼惨前拜,骨肉能不伤。
忆昔弟侄行,大小纷双翔。
零落己可念,弱草横秋霜。
脩保谅有数,少壮深中肠。
嗟哉幼妇节,百苦甘自尝。
织灯照孤影,泪洒衫与裳。
素琴蛛丝积,断简遗篇章。
结托信地所,菉水双鸳鸯。
岂知分命薄,转息馀空床。
衣新人世隔,永讫谁祻殃。
断炊屡废食,匣栉慵晨妆。
蛩声诉寒月,仰视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