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爨薪(cuàn xīn)的意思:指为了生活或某种目的而辛勤劳动。
灯烛(dēng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暗淡或者非常微弱。
高声(gāo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嘉宾(jiā bīn)的意思:指受邀请的客人或受人敬重的客人。
煎熬(jiān áo)的意思:指经历长时间的痛苦、折磨或煎熬。
口腹(kǒu fù)的意思:指嘴和肚子,代表吃饭的需求。
良会(liáng huì)的意思:指好的机会或者难得的相遇。
寥亮(liáo li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明亮或光彩照人。
鲁缟(lǔ gǎo)的意思:形容衣服朴素、不华丽。
齐纨(qí wán)的意思:形容衣服整洁、华丽。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相煎(xiāng jiān)的意思:指相互残害、相互厮杀。
夜时(yè shí)的意思:形容连续不断地工作或学习,日夜不停。
齐纨鲁缟(qí wán lǔ gǎo)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 翻译
- 像齐地的丝绸和鲁地的细绢如同霜雪般洁白,响亮的高音由我发出。
在高贵朋友的美好聚会,清朗夜晚之时,灿烂的烛光由我维持。
清晨汲取清凉的泉水,用桑树皮做的绳子牵引,我频繁地出入井口。
燃烧木柴煮沸泉水,我为了满足他人的口腹之欲而辛勤劳作。
- 注释
- 齐纨鲁缟:齐纨指齐地出产的精细丝织品,鲁缟指鲁地出产的白色薄绸,两者都是古代有名的丝织物,这里比喻品质高洁。
寥亮:形容声音响亮而清澈。
发:发出,启动(声音)。
嘉宾:尊贵的客人。
良会:美好的聚会。
煌煌:明亮的样子,这里形容烛光辉煌。
持:维持,保持。
清冷之泉:清凉的泉水。
朝汲:早晨汲取。
桑绠:桑树皮做的绳子,用于提水。
出入:进出,此处指从井中打水上来。
爨薪:爨,烧火做饭;薪,柴火,这里指用木柴烧火。
贮泉:储存泉水。
煎熬:煮沸。
充他口腹:满足他人的饮食需求。
我为劳:我为之辛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其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人间之善的赞美。"齐纨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一句,形象地将纺织中的丝线比喻为冬日的霜雪,其精致与洁白跃然纸上,同时通过“寥亮高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则描绘了一场夜晚的宴会,"嘉宾良会"指的是美好的宾客聚会,而“煌煌灯烛”展现了那夜晚的明亮与温馨。诗人自称“我能持”,表达了对这份光明和欢乐的珍视。
"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绢相牵常出入"一句中,“清冷之泉”描写的是清晨的泉水,而“候朝汲”则是等待早晨来临去汲水。"桑绢相牵"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常出入"则暗示了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展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的辛勤付出的赞美。"爨薪贮泉"是指存储木柴与清泉以备不时之需,而“相煎熬”则形容这份准备的细致和耐心。“充他口腹我为劳”,诗人将自己的劳动视作对他人的奉献,体现了一种无私与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王云裳大令奉调赴省即次留别原韵
昔闻使君来,今见使君去。
来曾何暮歌,去还增逸趣。
一诗一酒厄,纵论百废举。
南国需召公,东山比谢傅。
牛刀割小鲜,徬徨恸歧路。
嗟余皓发新,劳君青眼顾。
世道有隆污,叔季谁毁誉。
捷径笑终南,逃名陋卞务。
乐地广性天,我还行我素。
辽豕异白头,绿此恍然悟。
名园涤尘襟,胜友绝烦虑。
相期师古人,高风靖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