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元八遗纱帽》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元 八 遗 纱 帽 唐 /张 籍 黑 纱 方 帽 君 边 得 ,称 对 山 前 坐 竹 床 。唯 恐 被 人 偷 剪 样 ,不 曾 闲 戴 出 书 堂 。
- 翻译
- 戴着黑色面纱的你坐在竹床上,靠近山前。
你小心翼翼地怕别人模仿你的装扮,从不随意在书房外戴它。
- 注释
- 黑纱:指面纱,遮掩面部。
方帽:方形帽子,可能是学士帽或某种特定的头饰。
君边得:形容人物优雅地坐着。
称对:合适,相配。
山前:可能是指室外的自然环境。
坐竹床:坐在竹编的床或椅子上。
唯恐:非常担心。
偷剪样:偷偷模仿或复制你的装扮。
不曾:从未。
闲戴:随意佩戴。
出书堂:离开书房,去其他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答元八遗纱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赠送的一顶黑纱方帽珍视有加,生怕别人模仿或偷剪其样式,因此平时并不轻易戴出。这样的情感表露,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也透露出其个性中的细腻与慎重。
首句“黑纱方帽君边得”描绘了朋友赠送的帽子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接着“称对山前坐竹床”则是诗人在自然环境中静坐,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三句“唯恐被人偷剪样”表达了诗人对于帽子可能遭到仿制或损害的担忧,这里的“偷剪”二字,既形象地传递出一种小心翼翼的保护心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模仿与盗用他人创意的现象。
末句“不曾闲戴出书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珍爱之情。这里的“书堂”很可能是指诗人常去的地方,或者是其学习、工作的场所。而“不曾闲戴”,则意味着诗人对这顶帽子的珍视非凡,即便是在日常出入这些熟悉的地方,也不会轻易地佩戴它,以防损坏或被他人注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物品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友情与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