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元八遗纱帽》
《答元八遗纱帽》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ánshāmào
táng / zhāng

hēishāfāngmàojūnbiānchēngduìshānqiánzuòzhúchuáng

wéikǒngbèiréntōujiǎnyàngcéngxiándàichūshūt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黑纱(hēi shā)的意思:指丧事期间女子戴的黑色面纱,比喻对事情的真相一无所知或对事情的内情一无所知。

剪样(jiǎn yàng)的意思:指根据模板剪裁服装,比喻按照既定的标准、规则或模式去做某件事情。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竹床(zhú chuá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葬礼。

翻译
戴着黑色面纱的你坐在竹床上,靠近山前。
你小心翼翼地怕别人模仿你的装扮,从不随意在书房外戴它。
注释
黑纱:指面纱,遮掩面部。
方帽:方形帽子,可能是学士帽或某种特定的头饰。
君边得:形容人物优雅地坐着。
称对:合适,相配。
山前:可能是指室外的自然环境。
坐竹床:坐在竹编的床或椅子上。
唯恐:非常担心。
偷剪样:偷偷模仿或复制你的装扮。
不曾:从未。
闲戴:随意佩戴。
出书堂:离开书房,去其他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答元八遗纱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赠送的一顶黑纱方帽珍视有加,生怕别人模仿或偷剪其样式,因此平时并不轻易戴出。这样的情感表露,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也透露出其个性中的细腻与慎重。

首句“黑纱方帽君边得”描绘了朋友赠送的帽子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接着“称对山前坐竹床”则是诗人在自然环境中静坐,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三句“唯恐被人偷剪样”表达了诗人对于帽子可能遭到仿制或损害的担忧,这里的“偷剪”二字,既形象地传递出一种小心翼翼的保护心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模仿与盗用他人创意的现象。

末句“不曾闲戴出书堂”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珍爱之情。这里的“书堂”很可能是指诗人常去的地方,或者是其学习、工作的场所。而“不曾闲戴”,则意味着诗人对这顶帽子的珍视非凡,即便是在日常出入这些熟悉的地方,也不会轻易地佩戴它,以防损坏或被他人注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物品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友情与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次韵斯远重别六言四首·其四

君才绝出辈流,语不惊人不休。

莫叹阳春寡和,会逢知我春秋。

(0)

次韵斯远别后见寄六言四首·其二

旱势东南已病,秋风早晚室凉。

蓝缕青衫可笑,萧条白发增长。

(0)

戏作梅花六言未就而得兰一盆并颂之三首·其三

梅句商量未稳,兰诗拥并人来。

试问关山细雨,何如茅屋苍苔。

(0)

从莫万安觅柑子并以玉山沙药合寄之六言三首·其一

忆过万安连郭,家家碧树团栾。

想见如今霜后,摘来可口甘酸。

(0)

寒栖馆

畦资搰搰功,爨藉丁丁力。

但取茅盖头,不嗟家立壁。

(0)

清水道上望隔山桃花盛开

青山深处桃花红,应有幽人住此中。

又疑山深人迹绝,封泥弹核如芙蓉。

树成花开亦既实,实落山中还自植。

年年岁岁长芳株,人人错认神仙宅。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