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华 阳 陶 先 生 诗 南 北 朝 /沈 约 三 清 未 可 觌 。一 气 且 空 存 。所 愿 回 光 景 。拯 难 拔 危 魂 。若 蒙 丸 丹 赠 。岂 惧 六 龙 奔 。
-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道家思想的理解。
"三清未可觌,一气且空存。"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精神状态的愿望。“三清”指的是道教中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境,象征着最高的道法世界和精神层次。诗人感叹这种境界难以企及,只能寄希望于“一气”,即宇宙间唯一的根本之气,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见的主题。
"所愿回光景,拯难拔危魂。"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挣脱束缚的强烈愿望。“回光”意指返照或回归到光明之处,而“拯难拔危魂”则表达了救助那些陷入困境的灵魂,体现出诗人的人文关怀。
"若蒙丸丹赠,岂惧六龙奔。" 这两句则充满了对道家仙药和飞升之境的向往。“丸丹”是指道教中的仙药,“六龙”则是古代神话中载物升天的六只龙,这里象征着仙人乘风御云,自由自在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洁境界和仙道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和超脱红尘的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上巳日领客往洛阳桥
坐上羽觞釂,水际洧衣褰。
适兹胜赏,风轻云薄有情天。
不用船舷悲唱,真俯阑干小海,乐事可忘年。
莫向歌珠里,却叹鬓霜鲜。送朝潮,迎夕汐,思茫然。
知他禊饮,此地过了几千千。
既有相催春夏,自解转成今古,谁后更谁前。
堪笑兴怀客,不似咏归川。
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
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
清谈汝水孤猿夜,爽气麻源一叶秋。
应有风骚归健笔,可无尊酒付扁舟。
因君更起家园兴,梦寐思从几杖游。
送广西经略应寺丞被命改除归朝奏对
蔚林妖血扫已除,桂林剜肉补未苏。
玉清玄帝右是顾,金华散仙南其驱。
下车首问民所苦,踊跃近前争告语。
醋缗苛敛重伤农,醝钞抑敷良困贾。
小断于独大叫阍,一呼痛拔百蠹根。
连营坐卧老将校,万里耕桑长儿孙。
足醉于湿殊未醒,奏函频以中州请。
十行洒渥下九天,两踵腾辉轻五岭。
五更黄道烟霏霏,追随列宿朝紫微。
三寸舌沃万乘渴,一丸药起四海痿。
君臣道合有馀美,乞以属之门弟子。
区区抚字得闲功,一一编摩为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