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卧偶成·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静谧的斋室中所感受到的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通过“万叶喧高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林间树叶在微风中的轻摇,仿佛是远处山雨将至的预兆。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还通过“喧”字赋予了树叶动态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树叶轻轻摩擦的声音。
接着,“却疑过山雨”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即将来临的雨意,让人联想到远处山峰上可能正有雨水飘落,而这些雨滴又似乎正悄悄地向这边移动。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捕捉,体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受力。
“夜起自移花”则描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起身移动花盆的情景。这一行为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他通过自己的行动,体验到了风吹动树木的真实感受——只有当自己亲自移动花盆,才能真正理解风是如何在树梢间穿梭,如何影响着周围的环境。
最后一句“方知风在树”总结了整段经历,强调了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感知比任何间接的想象都要深刻。这句话不仅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理解,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和独到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和真理的哲学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亲秉衷过烟霞赠之
抱病烟霞居,与世日相遐。
不见交亲至,惟见白云过。
孟夏风云会,送子来大科。
洞门修且深,窈窕入烟萝。
群彦翕然集,宴饮酣且歌。
警发同文会,言笑靡及他。
岂无欲君意,未敢言琢磨。
不谓即言旋,白云如子何。
贱躯因晨风,饯子山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