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危阁(wēi gé)的意思:指危险的高楼或高阁。比喻处境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危险或灾祸。
香台(xiāng tái)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声誉。
义和(yì hé)的意思:指人们的行为和言语符合道义,和谐一致,彼此团结友好。
三十六(sān shí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句曲崇明寺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自然的静谧美。首句“义和三十六禅林”以“义和”二字开篇,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与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三十六禅林”则展现了寺庙规模宏大,林立的佛堂与僧舍,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处处香台悉布金”一句,运用了“香台”这一佛教文化中的象征物,与“金”字相配,不仅描绘了寺庙中香火旺盛、金碧辉煌的景象,也暗含了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尊崇。此处的“悉布金”,既是对物质财富的描述,也是对精神财富的赞美。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岁久荒凉无半在,祗馀危阁锁秋阴”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繁华的寺庙如今只剩下破败的阁楼被秋日的阴霾所笼罩,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与感慨。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兴衰、世事无常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句曲崇明寺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荒凉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三
岩壑饶幽茜,磴道亦萦复。
始陟从阴崖,盘旋下阳麓。
徘徊丛草间,跫然至容谷。
樵人误指径,荆榛多枳足。
少傅昔留题,摩藓犹可读。
寻幽兴转剧,委蛇血湖澳。
钓台忽回望,奇胜更悦巳。
高岩似列屏,古洞如夏屋。
此地若诛茅,居然可卜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