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秀才旭》
《送郑秀才旭》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宁亲初戏綵,祖道分襟

渐远趋庭训,偏惊去国心。

云遮越断,海雨入吴深。

璧水麟凤,期君竞寸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璧水(bì shuǐ)的意思:指非常珍贵、宝贵的东西。

寸阴(cùn yīn)的意思:指时间的短暂和宝贵。

分襟(fēn jīn)的意思:形容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麟凤(lín fèng)的意思:麟凤是指传说中的神兽“麟”和“凤”,用来形容极为美好、稀有的事物或人才。

宁亲(níng qīn)的意思:宁可亲自去做,也不愿意委托给他人。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庭训(tíng xùn)的意思:家庭教育的规范和要求。

云遮(yún zhē)的意思:云彩遮挡了阳光,比喻事物被困难、阻碍所遮掩。

祖道(zǔ dào)的意思: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道德准则或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鸿所作的《送郑秀才旭》。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宁亲初戏彩,祖道又分襟”,以“宁亲”开篇,点明了友人即将离开家乡,前往远方求学或谋生,与亲人分别的场景。通过“初戏彩”和“祖道”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离别前的温馨与离别时的不舍。

颔联“渐远趋庭训,偏惊去国心”,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随着距离的拉远,友人将逐渐远离父母的教诲,这不仅让父母感到欣慰,也让人对友人的独立生活充满担忧。同时,“去国心”一词,既表达了友人对未知旅途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国家、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关云遮越断,海雨入吴深”,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氛围。关山云雾遮挡视线,仿佛预示着友人前行的道路充满未知与挑战;海面上的风雨则象征着友人将面临的困难与考验。这两句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增强了离别场景的感染力。

尾联“璧水多麟凤,期君竞寸阴”,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深期望与祝福。璧水之地,传说中有麟凤出没,象征着才华横溢与吉祥如意。诗人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如同璧水之中的麟凤一般,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成就。这一句充满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知识追求的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送钟员外(赋松)

送人多折柳,唯我独吟松。
若保岁寒在,何妨霜雪重。
森梢逢静境,廓落见孤峰。
还似君高节,亭亭鲜继踪。

(0)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江)

掺袂向江头,朝宗势未休。
何人乘桂楫,之子过扬州。
飒飒翘沙雁,漂漂逐浪鸥。
欲知离别恨,半是泪和流。

(0)

夏日登瀑顶寺,因寄诸知己

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
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
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0)

山中访次人不遇

负琴兼杖藜,特地过岩西。
已见竹轩闭,又闻山鸟啼。
长松寒倚谷,细草暗连溪。
久立无人事,烟霞归路迷。

(0)

柳枝辞九首

轻笼小径近谁家,玉马追风翠影斜。
爱把长条恼公子,惹他头上海棠花。
鹅黄剪出小花钿,缀上芳枝色转鲜。
饮散无人收拾得,月明阶下伴秋千。
东君爱惜与先春,草泽无人处也新。
委嘱露华并细雨,莫教迟日惹风尘。
句践初迎西子年,琉璃为帚扫溪烟。
至今不改当时色,留与王孙系酒船。
绿杨移傍小亭栽,便拥秾烟拨不开。
谁把金刀为删掠,放教明月入窗来。
远接关河高接云,雨余洗出半天津。
牡丹不用相轻薄,自有清阴覆得人。
掩映莺花媚有余,风流才调比应无。
朝朝奉御临池上,不羡青松拜大夫。
王孙宴罢曲江池,折取春光伴醉归。
怪得美人争斗乞,要他秾翠染罗衣。
残照林梢袅数枝,能招醉客上金堤。
马娇如练缨如火,瑟瑟阴中步步嘶。

(0)

蜀驮引

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伸高九尺。
卓女窥窗莫我知,严仙据案何曾识。
自古皆传蜀道难,尔何能过拔蛇山。
忽惊登得鸡翁碛,又恐碍著鹿头关。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