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后者(hòu zhě)的意思:与前者相对,指在两者中的第二个或后面的那个。
后贤(hòu xián)的意思:指在古代聪明有智慧、有才德的人。
疲殚(pí d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疲劳,精疲力竭。
齐梁(qí liáng)的意思:指多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一件事情。
前者(qián zhě)的意思: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
日力(rì lì)的意思:指一天的劳动力量,也指每天的工作量或劳动量。
容易(róng yì)的意思: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像翻手掌一样简单。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 注释
- 晋宋齐梁唐代间:指从晋朝经过宋、齐、梁到唐朝的一段历史时期。
高僧:修行高深的和尚。
长安:古都名,今西安,多朝代的首都。
去人成百:出发的人数以百计。
归无十:回来的人少于十分之一,形容旅途极其艰险。
前者:先出发的人。
路远碧天:形容路途遥远,天空碧蓝一片,强调环境的空旷与路途的遥不可及。
冷结:极寒导致的冰冻状态。
沙河:泛指沙漠中的河流,也可能特指丝绸之路中的某一段艰难路段。
力疲殚:力气耗尽,极其疲劳。
后贤:后代的有才德之人。
谙斯旨:熟悉、理解这个道理。
将经容易看:把佛经看得过于简单、不重视。
- 翻译
- 从晋朝到唐朝年间,高僧们为求佛法离开长安。
上百人出发归来不足十,后来者哪知前人的艰辛。
路途遥远天空只余寒冷冰雪,沙漠黄河遮天蔽日使人疲惫不堪。
后世学者如未深刻理解此意,往往会轻易对待佛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晋宋齐梁唐代间,为了求法而远离长安的艰辛旅程。诗中通过“去人成百归无十”强烈地表达了出行者寥寥,归来者更是少之又少的孤独与悲凉。接着,“后者安知前者难”则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深刻感悟,即后来的行者往往无法体会到先辈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苦与孤寂。长久的道路仿佛被无情的蓝天冷漠地凝视,而行者则在不断前进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体力的消耗。
最后,“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表达了一种对后来者的提醒,即即便是智者也不易洞察先人留下的教诲。他们常常轻视前人的艰辛,将其经历简单化。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出家人求法的艰难与孤独,更反映了历史感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在这里,诗人通过个人旅程的描述,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太湖诗·石板(在石公山前)
翠石数百步,如板漂不流。
空疑水妃意,浮出青玉洲。
中若莹龙剑,外唯叠蛇矛。
狂波忽然死,浩气清且浮。
似将翠黛色,抹破太湖秋。
安得三五夕,携酒棹扁舟。
召取月夫人,啸歌于上头。
又恐霄景阔,虚皇拜仙侯。
欲建九锡碑,当立十二楼。
琼文忽然下,石板谁能留?
此事少知者,唯应波上鸥。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潺湲洞
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轮月,熔销半段天。
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
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担
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
轧轧下山时,弯弯向身曲。
清泉洗得洁,翠霭侵来绿。
看取荷戈人,谁能似吾属?
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三首
寒岚依约认华阳,遥想高人卧草堂。
半日始斋青饣迅饭,移时空印白檀香。
鹤雏入夜归云屋,乳管逢春落石床。
谁道夫君无伴侣,不离窗下见羲皇。
住在华阳第八天,望君唯欲结良缘。
堂扃洞里千秋燕,厨盖岩根数斗泉。
坛上古松疑度世,观中幽鸟恐成仙。
不知何事迎新岁,乌纳裘中一觉眠。
五色香烟惹内文,石饴初熟酒初醺。
将开丹灶那防鹤,欲算棋图却望云。
海气平生当洞见,瀑冰初坼隔山闻。
如何世外无交者,一卧金坛只有君。
秋晚留题鲁望郊居二首
竹树冷濩落,入门神已清。
寒蛩傍枕响,秋菜上墙生。
黄犬病仍吠,白驴饥不鸣。
唯将一杯酒,尽日慰刘桢。
冷卧空斋内,余酲夕未消。
秋花如有恨,寒蝶似无憀。
檐上落斗雀,篱根生晚潮。
若轮羁旅事,犹自胜皋桥。
奉和鲁望新夏东郊闲泛(一本此下有见怀次韵
水物轻明淡似秋,多情才子倚兰舟。
碧莎裳下携诗草,黄篾楼中挂酒篘。
莲叶蘸波初转棹,鱼儿簇饵未谙钩。
共君莫问当时事,一点沙禽胜五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