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近侵衣湿,泉幽照影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策蹇(cè jiǎn)的意思:策略困难,计划艰险。形容谋划困难,策略行动艰难。
叠嶂(dié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
乐意(lè yì)的意思:愿意、乐于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平林(píng lín)的意思:指平坦的原野或平地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饶乐(ráo lè)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开心愉快,充满欢笑。
日边(rì biān)的意思:指日出的地方,也指东方。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 注释
- 蹇:指行走困难,形容山路崎岖。
山行:在山中行走。
平林:秋天的稀疏树林。
叠嶂:层层叠叠的山峰。
归樵:砍柴归来的农夫。
笛弄:吹奏笛子。
- 翻译
- 策杖艰难地翻越山岭,观赏着连绵起伏的山峦却不知它们的名字。
秋天过后,平原上的树林显得稀疏,阳光透过重叠的山峰格外明亮。
云雾靠近,几乎浸湿了衣服,幽深的泉水倒映出清澈的影子。
归来的樵夫满心欢喜,偶尔吹奏起笛子,发出两三个悠扬的音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山的景象,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山林的宁静与美丽。"策蹇又山行,看山不识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于未知之地的好奇心态。"平林秋后薄,叠嶂日边明"则描写了秋天林间光线柔和,远处山峦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晰。
诗中还通过对比手法,如"云近侵衣湿,泉幽照影清",强调了自然之美。云雾的缠绵与溪流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一份意境的深远。
最后两句"归樵饶乐意,笛弄两三声"则表达了诗人游山之后带着满足的心情归来,并以吹奏简短的笛声来抒发内心的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在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淡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
楚乡云水内,春日众山开。
淮浪参差起,江帆次第来。
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
汉诏年年有,何愁掩上才。
送宁国夏侯丞
楚国青芜上,秋云似白波。
五湖长路少,九派乱山多。
谢守通诗宴,陶公许醉过。
怃然饯离阻,年鬓两蹉跎。
送从侄滁州觐省
爱尔似龙媒,翩翩千里回。
书从外氏学,竹自晋时栽。
拥棹逢鸥舞,凭阑见雨来。
上堂多庆乐,不醉莫停杯。
詶李益端公夜宴见赠
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
可怜歌酒夜,相对两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