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别筵(bié yán)的意思:指离开宴席或宴会,表示告别或离别。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分支(fēn zhī)的意思:指一个系统、组织或问题的衍生部分或次要部分。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冠古(guān gǔ)的意思:指超越古人的才能和成就。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来孙(lái sūn)的意思:指亲自前去,亲自做事
洛下(luò xià)的意思:指洛阳城下,泛指离家远行或离开故乡,也可以表示离别或别离之情。
谱牒(pǔ dié)的意思:指用纸牒记录或记载事情。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勋名(xūn míng)的意思:指在战争、斗争或其他重要事迹中表现出色而获得的荣誉和名望。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蛰蛰(zhé zhé)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处于休眠、隐匿的状态,暂时不显露出来。
追思(zhuī sī)的意思:指对已故的人或事物怀念、思念。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送钱以庄武肃王后也》。诗中通过对武肃王及其后代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功勋与家族的传承,以及对逝去时代的怀念。
首句“武肃勋名五百年”,开篇即赞扬了武肃王的丰功伟绩,其名声流传了五百年之久,彰显了其历史地位的崇高。接着,“后来孙子更称贤”一句,转而赞颂了武肃王的后代子孙,他们同样继承了先辈的优秀品质,更加彰显了家族的荣耀。
“堂堂遗像衣冠古,蛰蛰分支谱牒传”两句,通过描绘武肃王的遗像和家族的分支谱牒,进一步强调了其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这里的“堂堂”形容遗像庄严,体现出武肃王的威严形象;“蛰蛰”则暗示家族的繁衍不断,如同蜜蜂般辛勤工作,生生不息。
“洛下风流浑邈矣,江南月色尚依肰”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的另一端,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景象。洛下(洛阳)曾是繁华之地,但如今已成遥远的记忆;而江南的月色依旧美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时代的怀念之情。
最后,“追思无限伤春意,一片花飞点别筵”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武肃王及其家族的深深怀念。春天的花开花落,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而“一片花飞点别筵”则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哀伤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不仅赞美了武肃王及其家族的辉煌成就,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登白马潭
水生春缆没,日出野船开。
宿鸟行犹去,丛花笑不来。
人人伤白首,处处接金杯。
莫道新知要,南征且未回。
白毫子歌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峰巉岩绿水回。
余配白毫子,独酌流霞杯。
拂花弄琴坐青苔,绿萝树下春风来。
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
可得见,未得亲。
八公携手五云去,空馀桂树愁杀人。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
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
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徵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
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
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
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