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门曾共说,知未遂终焉。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江 西 幕 中 孙 鲂 员 外 唐 /齐 己 簪 履 为 官 兴 ,芙 蓉 结 社 缘 。应 思 陶 令 醉 ,时 访 远 公 禅 。茶 影 中 残 月 ,松 声 里 落 泉 。此 门 曾 共 说 ,知 未 遂 终 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官兴(guān xīng)的意思:指官员得势或官职显赫。
结社(jié shè)的意思:结社指的是人们组成社团或团体,共同活动或交流。
里落(lǐ luò)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内部的情况或状态逐渐暴露出来。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未遂(wèi suì)的意思: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未能成功实施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簪履(zān lǚ)的意思:指佩戴簪子和穿着靴子,形容人的仪表整洁。
- 翻译
- 因渴望仕途而佩戴官帽,因结交朋友而聚集在芙蓉花下。
应当回想陶渊明的酒醉之乐,时常去拜访远方高僧的禅意生活。
品茶之时月影已残缺,松林间传来落泉的声音。
这扇门曾经共同谈论过,却不知是否能如愿走到最后。
- 注释
- 簪履:指代官员的服饰,象征做官。
芙蓉:此处指代美好的聚会场所或社团。
结社:组织社团,聚集朋友。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爱酒和归隐著称。
远公禅:远公指慧远法师,东晋高僧,这里代表参禅悟道。
茶影:品茶时的环境与心境,影子暗示时间流逝。
落泉:落下的泉水,自然景象,也寓动静之美。
此门:指代共同经历或讨论过的地方。
知未遂终焉:知道(我们的理想)可能未能最终实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独立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满足。
“簪履为官兴,芙蓉结社缘”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简单而宁静的日子。这里的“簪履”指的是田间劳作的景象,“芙蓉结社”则是比喻友情和社交。
“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两句,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隐逸之士,如陶渊明、嵇康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这里的“陶令”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以其高洁品格和爱酒著称;“远公”则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隐士严子陵。
“茶影中残月,松声里落泉”两句,是对夜晚静谧景色的描绘。诗人在茶香伴随下,欣赏着窗外的残月,并且聆听着远处传来的松涛之声,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此门曾共说,知未遂终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往昔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此门”指的是特定的聚会地点,“曾共说”则是回忆起过去与朋友共同的话题和愿景,而“知未遂终焉”则表明这些美好的愿望和记忆至今仍然留在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历史隐逸生活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吾家墓庐在杭州艮山门外皋亭山麓地有甘墩村亦曰甘遁阮文达官浙时诗尝数称之旧饶果园春时桃花尤胜贱子幼随羁宦远违乡井昨岁乞缶庐翁篆甘遁居额以榜寓斋顷复属苦蠃为作画扇侑以二绝藉当券约·其二
寒村曾入阮公诗,丙舍松楸寄梦思。
自笑本非肥遁客,十年尘土悔衣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