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雨祈诸庙,焚香祷众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应 祷 诗 留 天 圣 观 宋 /王 惟 正 岭 外 归 来 者 ,曾 为 外 计 臣 。无 功 能 报 国 ,抱 疾 亦 忧 民 。乞 雨 祈 诸 庙 ,焚 香 祷 众 真 。精 诚 达 天 地 ,滂 霈 果 均 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疾(bào jí)的意思:指隐藏疾病,不及时治疗,而使病情加重。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达天(dá tiān)的意思:指能够达到天空,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能力。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功能(gōng néng)的意思:
[释义]
(名)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
[构成]
并列式:功+能
[例句]
认识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作宾语)
[同义]
功用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精诚(jīng chéng)的意思:指心灵纯粹,情感真挚,态度真诚。
均匀(jūn yún)的意思:指分布或分摊的平均、一致。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忧民(yōu mín)的意思:关心百姓,为民众忧虑。
- 翻译
- 从边远地区归来的人,曾经担任过外交官。
没有能力报效国家,身患疾病也忧虑百姓。
向各神庙祈求降雨,点燃香火向众神祈祷。
真诚的心意直达天地,果然普降甘霖,均匀分布。
- 注释
- 岭外:边远地区。
归来者:回来的人。
外计臣:外交官。
无功能:没有能力。
报国:报效国家。
抱疾:身患疾病。
忧民:忧虑百姓。
乞雨:祈求降雨。
诸庙:各神庙。
焚香:点燃香火。
祷众真:向众神祈祷。
精诚:真诚的心意。
达天地:直达天地。
霶霈:普降的雨水。
均匀:均匀分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惟正在其任职期间,表达自己无能为国效力的愧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民众疾苦的关心和祈求天降甘霖以解民渴的真诚愿望。诗中“岭外归来者”暗示了诗人的身份转换,曾经在朝中担任要职,现在却只能远离政治中心;“无功能报国,抱疾亦忧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能为国效力的自责与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忧虑。接下来的“乞雨祈诸庙,焚香祷众真”展示了诗人通过宗教仪式来向神明祈求降雨的行为,这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也反映了他们在面对灾难时求助于精神信仰的情怀。而“精诚达天地,霶霈果均匀”则是诗人对自己真诚祷告所持有的信心,以及希望雨水能够普降、均匀分布以解民渴的美好愿景。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情感,更透露出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情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与百姓命运的关切,以及他们在灾难面前的无力感和挣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