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同学者共祀兴化刘先生于龙门书院哀感成诗·其四》
《与同学者共祀兴化刘先生于龙门书院哀感成诗·其四》全文
清 / 范当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俎豆今来意,诸君慕思

师亡胡可倍,道大固应歧。

白石犹能碻,狂澜可知

苍茫千载事,流涕向崇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流涕(liú tì)的意思:流泪哭泣。

慕思(mù sī)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心生向往和崇拜之情。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兴慕(xīng mù)的意思:热心追求,热情向往

诸君(zhū jūn)的意思:诸君是一种敬称,用来称呼多人,表示对众人的尊重和礼貌。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范当世在龙门书院祭祀兴化刘先生时所作,表达的是对先贤的追思和哀悼之情。诗中通过“俎豆”、“白石”、“狂澜”等意象,以及“道大”、“千载事”等词语,展现了对刘先生伟大人格和深远影响的敬仰。

“俎豆今来意”,开篇即点明了祭祀的庄重氛围,表达了后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诸君兴慕思”,接着描绘了众人共同缅怀的情景,强调了集体记忆的重要性。

“师亡胡可倍,道大固应歧”,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刘先生逝世的哀痛,同时也赞美了他思想的深远影响,即使在他去世后,其思想依然引领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体现了他对学术和道德的贡献之大。

“白石犹能碻,狂澜未可知”,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以“白石”象征刘先生的坚定意志,即使面对“狂澜”(巨大的困难或挑战)也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既是对刘先生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其精神力量的肯定。

“苍茫千载事,流涕向崇祠”,最后两句将思绪拉回历史长河,表达了对刘先生及其事业的无限感慨和敬仰,即使在时间的流逝中,人们仍然会带着泪水,向他的崇祠表达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先生生平事迹的追忆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颂,深刻地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观念。

作者介绍
范当世

范当世
朝代:清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猜你喜欢

罗萸江年兄以讲幄加恩东郊扈从归举第一子用姜箴胜韵赋贺

晓扈双龙傍辇飞,归来熊梦惬红帏。

凤毛有彩传丹穴,象简何人遗绿衣。

袖里香携兰乍馥,掌中珠捧日同辉。

无论仙果迟稐早,三美人间事正稀。

(0)

送潘虞廷迁大廷尉还朝

南国春光已半分,津亭寒雪尚纷纷。

布帆晓挂钟陵雨,剑佩晴披碣石云。

望里平星明执法,尊前明月照离群。

新朝未少登庸彦,勋业夔龙总让君。

(0)

无题和李烟客韵·其二

虚传雪棹到山阴,未有相思命驾寻。

兰佩尚留芗泽汗,松笺难写岁寒心。

春风吹面欺愁脸,夜月穿帏怯素衾。

不信侯门深似海,向来鱼雁怪消沈。

(0)

送吴通参同年得告还潮阳

骏骨黄金不次酬,银台清切近宸旒。

嘤鸣上国方同调,鲈鲙江南已报秋。

蕙帐暂寻猿鹤侣,山城旋起凤皇游。

独怜执戟扬雄老,犹自缁尘滞帝州。

(0)

寄傅贞甫

春日同为襆被行,旧游相忆每关情。

正怜越鸟分南浦,尚遣江鱼到蓟城。

冰署不妨官养病,梅花何处驿传声。

相期五岳俱强健,婚嫁曾不了尚平。

(0)

送田成叔侍御还朝便道过里·其二

骢乘六传入长安,卧辙倾都恋豸冠。

百粤疮痍膏雨沐,中朝风采法皇寒。

城边仙去空留石,江上人归暂采兰。

闻道柏台班落落,朝阳谁不快飞翰。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