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遨游(áo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弋,指自由地行走或旅行。
魂梦(hún mèng)的意思:形容非常迷恋或沉迷于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灵药(líng yào)的意思:指能够治愈各种疾病或解决问题的神奇药物,也比喻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或手段。
茅岭(máo lǐng)的意思:指高山。也比喻难以逾越的困难。
筇杖(qióng zhàng)的意思:筇杖是指竹杖,也可以用来比喻坚强刚毅的品质。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外应(wài yìng)的意思:对外应付,表面上对外展现一种态度或行为,实际上心中有所不同。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仙翁(xiān wēng)的意思:仙翁是指仙人或神仙。
相遇(xiāng yù)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人或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
修志(xiū zhì)的意思:通过努力学习和修炼来提高自己的志向和品德。
异日(yì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或将来的时候。
有朝(yǒu cháo)的意思: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道士背离尘世,前往茅山寻访仙迹的场景。诗人通过筇杖、琴等象征性的物品,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筇杖担琴"一句,筇杖是竹制的拐杖,常为道士或隐者所用,象征着他们的清贫与独立;琴则代表文人雅士的情操。两者并举,既展示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也表明他已将世俗烦恼抛于脑后。
"背俗尘"三字,意味着脱离凡尘的愿望,寻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接下来的"路寻茅岭有谁群"则描绘了诗人在茅山中寻觅同道之人的情景,这里的“茅岭”即是茅山,古代道教盛行的地方,一直被认为是得道成仙的所在。
"仙翁物外应相遇"表达了一种宿命的相逢,即使是在尘世之外,也能与同道中人不期而遇。"灵药壶中必许分"则指向了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药,诗人似乎在期待能够分享这份仙界的恩赐。
"香入肌肤花洞酒"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感官体验(香气渗透于肌肤,花间清甜如酒),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恍惚间的意境。紧接着的"冷侵魂梦石床云"则是对夜晚睡眠中灵魂飘游的描述,其中“石床”可能象征着纯净无瑕,“云”则指代了诗人心中的幻想与迷离。
最后,"伊予亦有朝修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某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异日遨游愿见君"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茅山这样神秘的地方与心中的理想人物相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寓·其三十一
吾闻有熊氏,古风始更张。
裹缠兼布革,上下易衣裳。
三代自有制,后来渐荒唐。
诡异骇群目,轻薄移四方。
锦章夺天巧,罗衣斗时装。
广袖全疋帛,长裙欲飞扬。
服妖古所忌,不衷真不祥。
城中苟知禁,天下当循常。
同乡李大器先生试教官不第受散官以归此虽旧例然待常调者多恋恋不忍舍先生此举亦为奇特云
玉河寒溜隔桥鸣,共立桥边恰五更。
逸鸟岂能粘以网,化虫犹自挶于茎。
道乡居士何年定,少室山人此日成。
老马似知离别意,徘徊柳下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