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题督邮争界石》
《戏题督邮争界石》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何年攘臂山头风俗传闻督邮

蜀国至今杜宇,楚人终是恋鸿沟

沧桑屡换身安属,朝市频更怒未休。

怪事荒唐君莫笑,古来党祸本清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党祸(dǎng huò)的意思:指党派之间的争斗和纷争所导致的祸害。

督邮(dū yóu)的意思:指监督邮政工作,确保邮件的安全和顺利送达。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怪事(guài shì)的意思:奇怪的事情或情况。

鸿沟(hóng gōu)的意思:形容事物之间的差距或分歧非常大。

荒唐(huāng táng)的意思:荒唐指的是言行荒谬、荒诞可笑,毫无道理或合理性。

祸本(huò běn)的意思:祸患的根源或源头。

攘臂(rǎng bì)的意思:指挥军队,振臂高呼,表示士气高昂,准备战斗。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蜀国(shǔ guó)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也用来比喻一个地方的繁荣和富饶。

俗传(sú chuán)的意思:指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或传统习俗。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鉴赏

这首诗名为《戏题督邮争界石》,作者是清代诗人宋琬。诗中通过描绘督邮争界的场景,寓言历史变迁与人事纷争。首句“何年攘臂此山头”暗示了某个不确定的年代,督邮在此处发生冲突,展现了当时地方官吏的权力争夺。次句“风俗传闻两督邮”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争斗在当地流传为一种风俗。

第三句“蜀国至今悲杜宇”,借用了蜀国灭亡后杜鹃鸟的哀鸣,象征着蜀地人民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第四句“楚人终是恋鸿沟”,则以楚人对鸿沟之战的记忆,表达了人们对过去的执着和对和平的向往。

第五句“沧桑屡换身安属”揭示了世事如梦,个人命运在不断变化的历史洪流中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朝市频更怒未休”反映了社会变革中的不满情绪,而“怪事荒唐君莫笑,古来党祸本清流”则以讽刺的口吻指出,看似荒谬的现象其实源于历史上的党争,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这些纷扰。

整首诗以督邮争界为引子,深入探讨了历史变迁、民族情感和政治斗争的主题,体现了宋琬深厚的历史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洞察。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采桑子·征人去日殷勤嘱

征人去日殷勤嘱,莫负心期。
寒雁来时,第一传书慰别离。
轻春织就机中素,泪墨题诗。
欲寄相思,日日高楼看雁飞。

(0)

采桑子·别来长忆西楼事

别来长忆西楼事结遍兰襟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著意深

(0)

采桑子·秋千散後朦胧月

秋千散後朦胧月,满院人闲。
几处雕阑。
一夜风吹杏粉残。
昭阳殿里春衣就,金缕初乾。
莫信朝寒。
明日花前试舞看。

(0)

生查子·春从何处归

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0)

南乡子·花落未须悲

花落未须悲。
红蕊明年又满枝。
惟有花间人别后,无期。
水阔山长雁字迟。
今日最相思。
记得攀条话别离。
共说春来春去事,多时。
一点愁心入翠眉。

(0)

南乡子·何处别时难

何处别时难,玉指偷将粉泪弹。
记得来时楼上烛,初残。
待得清霜满画阑。
不惯独眠寒,自解罗衣衬枕檀。
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
恼乱心情半被闲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