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春 会 东 园 宋 /朱 淑 真 红 叠 苔 痕 绿 满 枝 ,举 杯 和 泪 送 春 归 。仓 庚 有 意 留 残 景 ,杜 宇 无 情 恋 晚 辉 。蝶 趁 落 花 盘 地 舞 ,燕 随 狂 絮 入 帘 飞 。醉 中 曾 记 题 诗 处 ,临 水 人 家 半 敞 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花盘(huā pá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排列整齐美丽,像花盛开的盘子一样。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情恋(qíng liàn)的意思:
眷恋之情。 汉 蔡琰 《悲愤诗》:“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復交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汉武帝 乳母尝於外犯事……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悽然愍之。”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入帘(rù lián)的意思:指人进入帷幕之内,表示涉足非分之地。
水人(shuǐ rén)的意思:指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本领的人。
送春(sò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离去,夏天的到来。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晚晖(wǎn huī)的意思:晚上的余晖,比喻事物或人在困境中显露出的希望和光明。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 注释
- 红叠:形容红叶堆积。
苔痕:青苔的痕迹。
鸧鹒:黄鹂鸟。
杜字:杜鹃鸟。
狂絮:飞舞的柳絮。
题诗:写诗。
临水人家:靠近水面的人家。
半敞扉:半扇敞开的门。
- 翻译
- 红叶堆积,绿苔蔓延满枝头,我举杯含泪,为春天的离去而送行。
黄鹂鸟似乎有意留住即将消逝的日光,而杜鹃鸟却无情感地依恋着傍晚的余晖。
蝴蝶随着落花在地面翩翩起舞,燕子跟随飞舞的柳絮闯入帘内。
在醉意中,我还记得曾经题诗的地方,那里是临水人家,半扇门扉敞开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送别图景。"红叠苔痕绿满枝",通过对比鲜红色的苔藓与浓绿的树枝,表现出暮春时节植物色彩的对照美。"举杯和泪送春归"则透露出诗人在春尽将至之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不舍昼夜,感伤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鸧鹒有意留残景,杜字无情恋晚晖"中,“鸧鹒”指的是鸟儿,它们似乎在努力保存最后的春色,而“杜字”则是对杜甫的一种尊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无情地沉迷于日落后的美丽景致,不忍心离开。
"蝶趁落花盘地舞,燕随狂絮入帘飞"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末的景象。蝴蝶在落下的花瓣间跳舞,而燕子则伴随着纷飞的花絮穿过窗帘,展现出生命力与自然美的交融。
最后两句"醉中曾记题诗处,临水人家半敞扉"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之际回忆起曾经在某个地方留下诗句的情景,而那地方是一户临水的人家,其门窗半开着。这种场景不仅映射出诗人的生活片段,也反映出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体验和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伤,以及对自然之美无尽的情怀。语言优美,意境悠长,是一首表达了深沉情感与丰富意象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海歌
我来灵峰□沧海,夜半起坐望海亭。
沈沈水面正阴黑,六龙衔日□未平。
□更阳谷光气发,五色变怪不可名。
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
金鸦腾署若木末,烟消雾散□下明。
狂风喧豗簸巨浪,犹似百面雷鼓鸣。
崩腾荡沃□五岳,鳞鬣磨有效地鲸与鹏。
嘈峨忽骇陵谷变,雪山千仞□际横。
飘飘番船随上下,出没仅若水□萍。
忽然风霁□籁息,金斗熨帖一练平。
碧波湛湛千万顷,参错岛屿□杯罂。
三江五湖亦甚大,视此乃类蹄中泓。
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
三山历历亦可数,突兀下有□头撑。
惜哉秦王不此,劳心徒欲求长生。
我虽流落□海上,独此寄寓亦可矜。
行当结茅鍊金液,以待九转□丹成。
仙飞羽化会有日,直跨三岛梯青冥。
他年故人或相问,请来访我于蓬瀛。
《望海歌》【宋·蒋之奇】我来灵峰□沧海,夜半起坐望海亭。沈沈水面正阴黑,六龙衔日□未平。□更阳谷光气发,五色变怪不可名。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金鸦腾署若木末,烟消雾散□下明。狂风喧豗簸巨浪,犹似百面雷鼓鸣。崩腾荡沃□五岳,鳞鬣磨有效地鲸与鹏。嘈峨忽骇陵谷变,雪山千仞□际横。飘飘番船随上下,出没仅若水□萍。忽然风霁□籁息,金斗熨帖一练平。碧波湛湛千万顷,参错岛屿□杯罂。三江五湖亦甚大,视此乃类蹄中泓。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三山历历亦可数,突兀下有□头撑。惜哉秦王不此,劳心徒欲求长生。我虽流落□海上,独此寄寓亦可矜。行当结茅鍊金液,以待九转□丹成。仙飞羽化会有日,直跨三岛梯青冥。他年故人或相问,请来访我于蓬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7767c6bd02b6f58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