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延平跃剑图》
《延平跃剑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白昼平津涌似雷,尽惊灵物尘埃

倒翻三尺挥空去,对舞双龙破浪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倒翻(dǎo fān)的意思:倒翻指的是物体或事物发生了颠倒、倒转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情况发生了逆转。

灵物(líng wù)的意思:指具有神奇或超自然力量的物品,也可指能够激发人们灵感、情感或思考的事物。

平津(píng jīn)的意思:指事物平稳、安定的状态。

破浪(pò làng)的意思:冲破波浪,突破困难。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双龙(shuāng lóng)的意思:指两个龙,表示力量强大、威风凛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跃剑图景,充满了奇幻与力量的交织。诗人以“白昼平津涌似雷”开篇,巧妙地将跃剑的场景置于雷鸣般的白昼之中,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之震动,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接着,“尽惊灵物出尘埃”,进一步强调了跃剑这一动作的非凡之处,它不仅震动了白昼,更是让那些原本隐匿于尘埃之中的灵物也为之震惊,展现出跃剑所蕴含的强大能量。

“倒翻三尺挥空去,对舞双龙破浪来。”这两句则是对跃剑过程的精彩描述。诗人运用“倒翻三尺”和“挥空去”的动态描写,形象地展现了跃剑时的力度与速度,仿佛剑尖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瞬间消失于无形。而“对舞双龙破浪来”则更进一步,将跃剑的动作比作两条飞舞的龙,它们在空中翻腾,最终冲破波涛汹涌的浪花,展现出跃剑者超凡脱俗的力量与技巧。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将跃剑这一技艺转化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一壮丽的瞬间。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元夕

金锁桥门总不扃,上元佳节雪初晴。

一轮璧月中天满,万点华灯彻夜明。

鳌驾海山开曙色,车随仙仗鼓雷声。

书生幸际风云会,环佩遥知集凤城。

(0)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其十二

磊落胸怀灿若玑,乘风直欲叩重扉。

函关几日青牛度,华表千年白鹤归。

顷刻开花那见种,等閒栽橘便成围。

莫言幻语惊盲聩,信有先天造化机。

(0)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其十一

幽居治业几何年,笔表为耕纸作田。

云路有梯终稳步,灵台无物自虚圆。

杨花解作三春雪,榆荚空飞九府钱。

堪笑子阳非远见,区区只认井中天。

(0)

周子林读书楼

藏书贻矩诲,僻地起高楼。

月露连书蓄,星河拂户流。

兰膏长照夜,竹簟正宜秋。

窗迥伊吾远,檐高纬络愁。

分阴思积学,暇日坐消忧。

芸阁归来日,相期共校雠。

(0)

应用中税副摄麻城县擒贼有功为赋长律十韵

麻姑城在万山阴,念尔为官亦苦心。

百里花封劳暂摄,六安草寇拟相侵。

风寒豺虎嘷青嶂,月黑鸱枭聚绿林。

才闪旌旗谁与抗,不鸣钟鼓遂成擒。

司征乃解陈俘馘,乘遽争誇献捷音。

虎拜凝瞻双阙近,龙颜喜动九重深。

大官奉命来珍膳,内使传恩出赐金。

香染锦衣归里闬,诗题彩笔动朝簪。

鲁连功就宜辞赏,庄舄荣来且自吟。

我老门生能报国,百壶沽酒乐难任。

(0)

寿公相

南极明黄阁,长庚映紫垣。

地居勋戚右,身处相臣尊。

金狄符仙箓,丹心照宠恩。

阶蓂三叶秀,和气霭东轩。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