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解愁(jiě chóu)的意思:解除忧愁,消除烦恼。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深切(shēn qiè)的意思:非常深厚和真挚的感情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 鉴赏
这首诗《树萱》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堂之景与诗人对萱草的深思。
首句“北堂风物不惊秋”,以北堂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秋日静谧的景象,虽是秋天,但北堂的景致却并未让人感到惊惧或哀伤,反而带有一种宁静之美。这里的“不惊秋”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次句“儿女攀怜欲解愁”,则转向情感层面,诗人想象儿女们围绕在北堂周围,以他们的爱与关怀试图抚慰心中的愁绪。这一句通过儿女的形象,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力量,以及在困难时刻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后两句“未悟诗人深切意,世间何草可忘忧”,则是诗人反思的开始。他意识到自己尚未真正领悟到诗人笔下萱草的深刻寓意——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忘忧,即能帮助人们忘记忧愁。诗人由此发出疑问:在世间众多的植物中,究竟哪一种能够真正帮助人们忘却烦恼?这不仅是对萱草的思考,也是对人生、对自然、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寻求心灵慰藉与解脱的普遍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艳歌行·其三
南海一何长,明珠一何光。
大珠抵明月,小珠烛中堂。
洛阳发中使,明珠窃自伤。
没海采是珠,珠泪以从横。
持作木兰匮,送至洛阳宫。
后宫莫不叹,问珠从何方。
谁能复市此,隋侯与孟尝。
用玉绍缭之,黄金错其中。
缀之用翡翠,薰用苏合香。
本自南海珠,今为后宫珰。
东门行·其一
出东门,顾且望。欲何归,向洛阳。
座下两走马,马上结束千金装。
挥鞭酒家去,调笑邯郸倡。
作使博,徒数辈,掷钱百万少年场。
少年场,朝用广平公故,暮为琅琊大王。
男儿结交愿得豪贤,君复自爱莫相忘。
男儿结交愿得豪贤,君复自爱莫相忘。
恩仇分所当,翩翩轻薄殊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