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树萱》
《树萱》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北堂风物惊秋儿女攀怜欲解愁

未悟诗人深切意,世间何草可忘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解愁(jiě chóu)的意思:解除忧愁,消除烦恼。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深切(shēn qiè)的意思:非常深厚和真挚的感情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鉴赏

这首诗《树萱》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堂之景与诗人对萱草的深思。

首句“北堂风物不惊秋”,以北堂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秋日静谧的景象,虽是秋天,但北堂的景致却并未让人感到惊惧或哀伤,反而带有一种宁静之美。这里的“不惊秋”不仅指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次句“儿女攀怜欲解愁”,则转向情感层面,诗人想象儿女们围绕在北堂周围,以他们的爱与关怀试图抚慰心中的愁绪。这一句通过儿女的形象,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力量,以及在困难时刻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后两句“未悟诗人深切意,世间何草可忘忧”,则是诗人反思的开始。他意识到自己尚未真正领悟到诗人笔下萱草的深刻寓意——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忘忧,即能帮助人们忘记忧愁。诗人由此发出疑问:在世间众多的植物中,究竟哪一种能够真正帮助人们忘却烦恼?这不仅是对萱草的思考,也是对人生、对自然、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寻求心灵慰藉与解脱的普遍愿望。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高阳乐人歌·其一

欲知马上儿,但复看儿马。

结束殊轻薄,不在汉儿下。

(0)

捉搦歌·其一

仕宦还须论知己,结交还须论君子。

男儿失意悔人指,老女不嫁难为理。

(0)

艳歌行·其三

南海一何长,明珠一何光。

大珠抵明月,小珠烛中堂。

洛阳发中使,明珠窃自伤。

没海采是珠,珠泪以从横。

持作木兰匮,送至洛阳宫。

后宫莫不叹,问珠从何方。

谁能复市此,隋侯与孟尝。

用玉绍缭之,黄金错其中。

缀之用翡翠,薰用苏合香。

本自南海珠,今为后宫珰。

(0)

东门行·其一

出东门,顾且望。欲何归,向洛阳。

座下两走马,马上结束千金装。

挥鞭酒家去,调笑邯郸倡。

作使博,徒数辈,掷钱百万少年场。

少年场,朝用广平公故,暮为琅琊大王。

男儿结交愿得豪贤,君复自爱莫相忘。

男儿结交愿得豪贤,君复自爱莫相忘。

恩仇分所当,翩翩轻薄殊未央。

(0)

采葛妇歌

卧下之薪何绸缪,欲寐不寐思寇雠,我今采葛以遨游。

(0)

佛桑花

木槿层楼号佛桑,新移远道爱芬芳。

开时先占榴花艳,留日还同菊蕊香。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