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密莺愁湿,庭荒雀畏深。
- 鉴赏
这首诗《雨中感怀》由元代诗人郝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舍馆年年老,江边日日阴”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岁月流逝、环境衰败的氛围。舍馆年年的衰老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而江边日日的阴霾则暗示着环境的沉闷与压抑。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时间与空间交织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颔联“雨声便熟睡,花气动幽吟”则在对比中展现了一种静谧与灵动的美。雨声催人入梦,花香激发诗人的幽思。这里,雨声与花香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让人感到宁静与安逸,另一方面又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使他不由自主地吟唱起来。这种情感的微妙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生活体验的深刻理解。
颈联“树密莺愁湿,庭荒雀畏深”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描述。密林中的黄莺因雨水而愁苦,荒废的庭院让飞鸟畏惧。这两句诗通过动物的反应来间接描绘雨后环境的变化,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隐喻,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心冷漠的感慨。
尾联“晚风吹鼓角,惭愧弭兵心”收束全诗,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晚风中传来鼓角之声,这不仅是战争的象征,也可能是对和平的渴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同时对自己未能实现这一愿望感到惭愧。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雨中感怀》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过福清竹院
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
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
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
有如列仙儒,初日晞藓发。
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
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
护此无尽镫,常依妙香窟。
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