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焉以栖,人亦雁尔。庄周为蝶,孰揆厥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遨游(áo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弋,指自由地行走或旅行。
背阴(bèi yīn)的意思:指背受阴凉,比喻受到冷落、排斥或不受待见。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不对(bú duì)的意思:表示错误、不正确。
出自(chū zì)的意思:出自表示某事物或某人的来源或出处。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放生(fàng shēng)的意思:指释放被捕获或囚禁的动物,使其重获自由。
覆水(fù shuǐ)的意思:指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无法挽回。
郭门(guō mén)的意思:指家门、门户。也用来比喻一个家族或团体的门第、声誉。
江右(jiāng yò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江西和湖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江南以南的地方。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张目(zhāng mù)的意思:张大眼睛,睁大双眼。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庄周(zhuā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庄周,比喻人心境超然,不受外界干扰。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雁台诗》。全诗以雁为主题,描绘了雁在自然环境中的迁徙与生活状态,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开篇“左江右湖,名山有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江河湖泊环绕,名山上有雁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着,“近阳背阴,雁为之来”一句,点明了雁群的迁徙规律,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选择温暖向阳的地方栖息。
“江海之大,矰缴丸矢”则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箭矢和丸药象征着人类捕猎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接下来的“待雁不来,凉空覆水”,通过雁的缺席,营造了一种空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似乎在等待着雁群的归来。
“主人有马,客亦有舟。出自郭门,于焉遨游。”这一部分转而描述了人在自然中的活动,无论是骑马还是乘舟,人们在自然中自由地游历,与雁群形成了某种相似的生活状态。最后,“群焉以栖,人亦雁尔”一句,将人与雁的关系进行了类比,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庄周为蝶,孰揆厥理”引用了庄子的典故,探讨了生命本质与存在的意义,引人深思。而“买雁放生,入云出塞”则是诗人对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呼吁,体现了对生态平衡的重视。
最后一句“有问炙者,张目不对”则以一个疑问结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思考如何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又能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悟上人归沩山礼觐
乱峰踼卓不容数,宝构翔空盘万础。
沩源水作青莲香,攧雷溅雪出烟雨。
住山老如大雄虎,暗谷行藏文彩露。
说禅不费丝毫力,以空为印印诸祖。
道人乃是小于菟,气已食牛难共语。
悠然踪迹似孤云,羡侬先我山中去。
会当出钵螺顶间,见此颀然秀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