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华 阴 唐 /王 昌 龄 云 起 太 华 山 ,云 山 互 明 灭 。东 峰 始 含 景 ,了 了 见 松 雪 。羁 人 感 幽 栖 ,窅 映 转 奇 绝 。欣 然 忘 所 疲 ,永 望 吟 不 辍 。信 宿 百 馀 里 ,出 关 玩 新 月 。何 意 昨 来 心 ,遇 物 遂 迁 别 。人 生 屡 如 此 ,何 以 肆 愉 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辍(bù chuò)的意思:不间断地进行某项活动,持续不断地进行某种行为。
出关(chū guān)的意思:离开关卡,出境或出城。
含景(hán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互明(hù míng)的意思:相互理解,相互明白
华山(huà shān)的意思:华山指的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名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名誉或声誉。
羁人(jī rén)的意思:指被囚禁、束缚或限制在某个地方的人。
了了(liǎo liǎo)的意思:了解得很清楚,非常明白。
了见(le jiàn)的意思:指明白、看透、了解清楚。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奇绝(qí jué)的意思:非常奇特而绝妙,超乎寻常的绝世之物或事物。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松雪(sōng xuě)的意思:形容雪量大而松散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信宿(xìn sù)的意思:信宿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件事物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信誉和声誉。
欣然(xī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乐意的样子。
永望(yǒng wàng)的意思:永远期望、长久希望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遇物(yù wù)的意思:遇到某种事物或情况
愉悦(yú yuè)的意思:愉悦是指心情愉快、满足和快乐的状态。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 翻译
- 云雾从华山升起,云与山互相辉映又时隐时现。
东方的山峰刚开始展现出景色,清晰地看见松树上的白雪。
旅人感受到这幽静的居所,深邃而映照之处更显奇妙绝伦。
愉快得忘记了疲惫,长久地远望,不停地吟诗。
连续两夜行走了上百里,出关欣赏那初升的新月。
没想到昨天的心情,遇到景物就发生了变化。
人生常常如此,怎样才能尽情享受快乐呢?
- 注释
- 云起:云雾升起。
太华山:即华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
互明灭:时而明亮时而消失。
东峰:东方的山峰。
始含景:开始显露出景色。
了了:清晰。
松雪:松树上的雪。
羁人:旅人,游子。
幽栖:幽静的居所。
窅映:深远而隐约的样子。
奇绝:奇妙至极。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忘所疲:忘记疲劳。
永望:长久地远望。
吟不辍:不停地吟诗。
信宿:连住两夜,这里指连续两夜的行程。
百馀里:上百里。
出关:走出关隘。
新月:初升的月亮。
何意:没想到。
昨来心:昨天的心情。
遇物:遇到景物。
迁别:发生变化。
人生屡如此:人生经常这样。
肆愉悦:尽情享受快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并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远行的向往之情。开篇“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两句,以动态的云海映衬出太华山的雄伟,显示了诗人面对大自然时的心旷神怡。
接着,“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美丽景色,其中“东峰”可能指的是太华山东面的某一峰峦,“始含景”表明随着季节的变化,山中开始呈现出一种特有的风光,而“了了见松雪”则突出了松树和雪景的清晰可见。
诗人通过“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涯的向往之情。这里的“羁人”指的是被束缚的人,而“幽栖”则是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窅映”一词形容景色深邃而又神奇,“转奇绝”则强调了这种生活的独特和美好。
在接下来的“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中,诗人表达了自己面对这般美景时的心旷神怡,以及忘却劳累、长久凝视并吟咏不息的情感。这里的“欣然”表现出一种心情愉悦的状态,“永望”则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尽向往和沉醉。
而后两句“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则描绘了诗人行旅的场景。这里的“信宿”意味着连续多日的旅行,“百馀里”形容长途跋涉,而“出关玩新月”则展现了诗人跨越关隘,欣赏新月之美的情景。
最后四句“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审视。他似乎在反思昨日的心境,以及面对自然界时产生的情感转变。这里的“何意”表示一种疑问,询问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心情变化;“遇物遂迁别”则表明每当遇到美好的事物就会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改变。“人生屡如此”表达了生活中常有此类体验,而“何以肆愉悦”则是诗人对这种体验的乐在其中,享受这些自然之美所带来的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山行体验,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和谐共鸣,以及诗人对自由、旅行和生活本质的深刻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刘用熙次白岩·其一
友道久寥落,每叹知音希。
伐木歌故在,山蹊草离离。
吾昔游京国,数公幸相依。
惠我以明德,不啻食与衣。
尚论古之人,未敢轻生讥。
刘公湖南彦,元思更洞微。
瑶琴出故匣,朱弦映星徽。
一唱仅三叹,谁欤领其几。
君志在纂述,不见朱与绯。
纷纷竞前进,江湖固君宜。
彼庸不知君,爱惜徒尔为。
君行视郡符,谢病勤公移。
犹举一二政,阖郡怀威慈。
尺疏告天子,扬帆指云矶。
譬如善御者,君其范我驰。
予言指江水,欺君有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