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桂 帅 唐 /刘 崇 龟 碧 幢 仁 施 合 洪 钧 ,桂 树 林 前 倍 得 春 。莫 恋 此 时 好 风 景 ,磻 溪 不 是 钓 渔 人 。
- 注释
- 碧幢:绿色的华盖,比喻仁德之人的威仪或环境。
仁施:仁爱的行为或态度。
洪钧:大势或大自然之力。
桂树林:象征美好的环境或清雅之地。
倍得春:更加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温暖。
莫恋:不要留恋。
此时好风景:眼前的美丽景色。
磻溪:古代的河流名,这里可能象征隐居或远离尘世的地方。
钓渔人:隐士或寻求宁静的人。
- 翻译
- 绿色华盖下的仁德之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格外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不要沉醉于眼前的美景,磻溪并不是为了垂钓者而存在。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崇龟的作品,名为《寄桂帅》。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内心的某种超脱与淡然。
"碧幢仁施合洪钧"一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碧绿的帐幕(碧幢)象征着春意盎然,而“仁施”则寓意于春天万物复苏的温暖气息。“合洪钧”,则是形容大自然中水流汇聚成河,声音轰鸣,宛如洪钟之声。
接下来的"桂树林前倍得春",诗人通过对桂树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倍加享受与感受。这里的“桂树”不仅是景物的点缀,也暗含着桂树花开之时香气浓郁,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在"莫恋此时好风景"一句中,诗人却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尽管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但诗人劝诫自己不要沉迷于现实的美好之中,要有一种豁达的心态。
最后,"磻溪不是钓渔人",则是诗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心志。他并不属于那些在溪流边垂钓的人群,也就是说,他与普通的渔夫不同,有着更高远的追求和理想。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常有的隐逸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华藏寺
客行秋山初,遥向丛林驻。
群峰一雨凉,殿角归云度。
周览惬余游,庶与道者遇。
诸象吐毫光,林籁生巾履。
老僧持贝多,字字声缘悟。
松门太湖开,万顷晴波注。
凫翳点烟青,世界恒沙聚。
何为般若舟,念此招提路。
空岩涤禅心,幽坂杂花布。
言归迷下方,斜晖挂祇树。
山僧静修地,僻在南山岑。
细餐伊蒲塞,洗钵寒涧浔。
藏经一万卷,闻见皆忘心。
时扫石龛卧,袈裟挂藤阴。
嗟余慕方外,虑为尘俗侵。
秋风生虚壑,落日钟磬深。
花散灵岩雨,僧唱梵天音。
何当参慧业,顷刻消烦襟。
从来支公辈,元度得追寻。
《游华藏寺》【明·秦燢】客行秋山初,遥向丛林驻。群峰一雨凉,殿角归云度。周览惬余游,庶与道者遇。诸象吐毫光,林籁生巾履。老僧持贝多,字字声缘悟。松门太湖开,万顷晴波注。凫翳点烟青,世界恒沙聚。何为般若舟,念此招提路。空岩涤禅心,幽坂杂花布。言归迷下方,斜晖挂祇树。山僧静修地,僻在南山岑。细餐伊蒲塞,洗钵寒涧浔。藏经一万卷,闻见皆忘心。时扫石龛卧,袈裟挂藤阴。嗟余慕方外,虑为尘俗侵。秋风生虚壑,落日钟磬深。花散灵岩雨,僧唱梵天音。何当参慧业,顷刻消烦襟。从来支公辈,元度得追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167c6934682780613.html
念淮扬居民特留漕粮二十万以济之回銮之日复谆谕所司使布实惠
广厦岂不乐,何事驾飞舻。
意惟悉民隐,遑问历道途。
淮扬皆巨郡,地本号饶腴。
居人百万家,土狭滨众湖。
禾麦苟不登,老幼日待餔。
恩意宜渥沛,拯济留天储。
实惠布州邑,远迩均有无。
谆谕严再三,毋徒饱吏胥。
茅屋有起色,比户充黍稌。
愿兹瘠壤农,皞皞跻唐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