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春雷(chūn léi)的意思:指春天雷声,比喻激起人们革命斗志的事物或人。
翠羽(cuì yǔ)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羽毛
大明(dà míng)的意思:指光明、公开、显露之意。
冬月(dōng yuè)的意思:指冬天的月份,也指寒冷的冬季。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景陵(jǐng líng)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高官在位时,对于百姓的行为、言论和思想进行严格的控制和限制,使其不能自由表达和发展自己的才能。
空相(k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虚假的外表,没有真实内涵。
凌歊(líng xiāo)的意思:凌驾于众人之上,高高在上。
六龙(liù lóng)的意思:指六位英勇而强大的人物或力量。
銮舆(luán yú)的意思:指皇帝的车驾,也泛指皇帝的权力和地位。
鸣鞭(míng biān)的意思:指赶车或骑马时鞭子发出响声,比喻号令传达到位,行动迅速有力。也可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
暮冬(mù dōng)的意思:指冬季接近尾声,即将进入春季的时期。
南巡(nán xún)的意思:指古代帝王或高官巡视南方地区。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年暮(nián mù)的意思:指一年即将结束,即将迎来新年。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箫鼓(xiāo gǔ)的意思:指音乐声,也用来比喻欢乐的场面。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凌歊台(líng xiāo tái)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楼台,比喻地位显赫、声望高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明七年冬末,宋武帝南巡时的壮观景象。首句“大明七年暮冬月”,点明时间背景,为整个画面铺垫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宋武南巡立双阙”一句,直接引入了皇帝南巡的情境,双阙的设立更增添了仪式感和威严。
“銮舆先幸凌歊台”中的“銮舆”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这里用以形容皇帝的尊贵与威仪。“云中箫鼓轰春雷”则通过比喻手法,将箫鼓声比作春雷,形象地展现了音乐的宏大气势,同时也暗示了皇帝南巡时的盛大场面。
接下来,“六龙一去晓无迹”描述了皇帝车驾离去后,清晨的寂静与空旷,反衬出皇帝南巡时的热闹与繁华。而“山花野鸟空相忆”则通过自然界的物象,表达了对皇帝离去的怀念之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翠羽鸣鞭来不来,景陵芳草年年碧”两句,以景物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寄托了对皇帝的怀念与敬仰之情。翠羽象征着皇帝的尊贵,鸣鞭则是对皇帝行踪的期待与思念。景陵芳草的年年碧绿,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皇帝英灵的永恒纪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宋武帝南巡情景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宏大与个人情感的细腻交织,既有对帝王风范的颂扬,也有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咏叹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昭敏首座
君不见,鹫峰胜集,百万茫茫等闲过,坏衲之外皆清堕。
君又不见,熊岭孤运,岁月索索艰难生,深雪之中有一个。
宛转流落千馀年,危分崄布空平阗。
弁龙蛇兮眼何正,擒虎兕兮机不全。
石窗四顾沧溟窄,寥寥不许白云白。
掣断金锁天麒麟,高举铁鞭击三百。
犹轻舍,争知也,别有七星光斗射。
风前把欲赠行人,将报不平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