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鬼谷子》
《读鬼谷子》全文
宋 / 薛季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捭阖(bǎi hé)的意思:捭阖指的是打开和关闭。在古代,捭阖多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表示能够理解并掌握事物的真实情况,善于处理事务。

长短(cháng duǎ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长短、大小、长时间和短时间的区别。

鼓唇(gǔ chún)的意思:张开嘴唇,发出声音。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仪秦(yí qín)的意思:指人们言辞恭敬,态度谦和,举止庄重,仪表端庄。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有神(yǒu shén)的意思:指有神奇的力量或者有非凡的才能。

无声无臭(wú shēng wú xiù)的意思:形容事情没有声音、没有味道,常用来形容某些不起眼或不引人注意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读鬼谷子》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鬼谷子》这部兵法奇书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首句“捭阖乾坤若有神”,以“捭阖”二字形象地描绘了《鬼谷子》中策略运用的高妙,仿佛能操纵天地,展现出超凡的智慧与力量。这里的“捭阖”源自《周易》,意指开合、伸缩,引申为策略运用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薛季宣以此赞颂《鬼谷子》中的策略思想如同神明般高妙,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次句“崎岖长短困仪秦”,则进一步揭示了《鬼谷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与策略布局时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里“崎岖”形容道路的曲折不平,“长短”则暗喻策略的长短远近,而“困仪秦”则是将《鬼谷子》的策略应用比作在复杂的外交关系中,如何巧妙地应对秦国(或泛指强大的对手)的挑战,体现出《鬼谷子》在策略上的深奥与实用性。

后两句“无声无臭文王道,应是先生浪鼓唇。”则将《鬼谷子》与周文王的治国之道相提并论,强调《鬼谷子》中的策略不仅在于外在的行动与言辞,更在于内在的道德与智慧。这里的“无声无臭”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与策略往往不显山露水,而是蕴含于无形之中,如同文王之道,深藏不露却能影响深远。最后一句“应是先生浪鼓唇”则表达了对《鬼谷子》作者的敬仰之情,认为其策略与智慧如同大师般口若悬河,言简意赅,令人叹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鬼谷子》的解读,不仅赞扬了其策略思想的高深莫测,还体现了作者对其哲学内涵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评价,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文学韵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薛季宣

薛季宣
朝代:宋   字:士龙   号:艮斋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生辰:1134~1173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你喜欢

宿青家驿

古驿萧条独宿时,悲风吹动故乡思。

疏灯半夜窗前暗,残漏孤城月下迟。

人为浮名来绝塞,书因遥阻到无期。

梦魂忽忽惊寒榻,唱彻鸡声又路岐。

(0)

过清流关

层崖一道写潺湲,知是清流旧日关。

独树遥天挂霞色,尚疑飞将挟俘还。

(0)

岘山有朋寿堂盖为大司空蒋公刘公大司寇顾公筑也己巳岁余与吴比部范太史嗣游焉吴与余俱丙戌范丁亥因题一绝以为四十年左證云

霜色蒹葭鬓共新,倚来双玉暂精神。

还因四十馀年后,朋寿堂中第二人。

(0)

广陵访周公瑕不遇云自仪真失之·其一

豪华自古让维扬,一水横江即异乡。

二十四桥歌吹遍,不知何处觅周郎。

(0)

调张助甫三绝·其一

宦薄无劳问,居然张长公。

何如掷手板,一棹五湖东。

(0)

西亭

昔邪寒不剪,书带绿如窒。

过客虽自稀,主人已非一。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