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看客(kàn kè)的意思:指旁观的人,不参与其中的观众或观看者。
客里(kè lǐ)的意思:指在他乡或他人的地盘上,作客或居住。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清香(qī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纯净、芳香宜人。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宿土(sù tǔ)的意思:指人长期生活或工作的地方,比喻人对某个地方有深厚的感情或归属感。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 鉴赏
此诗《和祭酒胡先生题种菊韵》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与人的相映成趣,以及对陶渊明的追慕之情。
首联“佳菊移从何处来,鬓丝相对共毰毸”,以佳菊的引入为起点,将菊花与人鬓发的白丝相提并论,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沧桑。菊花与人的鬓丝共同呈现了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传递出一种时间与生命交织的美感。
颔联“闲情未得篱边种,老眼长看客里开”,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在篱笆边种植菊花的遗憾,却能在客居之地欣赏到菊花的盛开。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有对无法亲力亲为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情。
颈联“花吐清香飘满径,根培宿土砌成台”,描绘了菊花盛开时的香气四溢,以及其根部被妥善安置的情景。菊花的香气不仅弥漫在小径上,也深深烙印在诗人心中,而菊花根部的处理则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呵护。
尾联“高风远慕陶彭泽,诗句应须著酒催”,借用了陶渊明(字彭泽)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格的仰慕,同时也暗示了通过饮酒来激发创作灵感的愿望。这一联既是对陶渊明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创作状态的一种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藉田载荷花归
维王调玉烛,时夏雨我田。
壁挂苍龙骨,溜渠故溅溅。
三推劝根本,百谷收皂坚。
官司极斋明,崇丘见升烟。
系马西门柳,忆听去夏蝉。
剥芡珠走盘,钓鱼柳贯鲜。
扫堂延枕簟,公子气翩翩。
自尔欲继往,阻心如壅泉。
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
红妆倚荷盖,水镜写明蠲。
美物亦有实,剪房助加笾。
珠宫紫贝阙,足此水府仙。
郁郁冠盖宅,追奔易彫年。
能从物外赏,真是区中贤。
仍闻载后乘,笼烛照婵娟。
送王学士赴两浙转运
汉家财利析秋毫,暂屈清才岂足劳。
邑屋连云盈万井,舳舻衔尾列千艘。
春寒欲尽黄梅雨,海浪高翻白鹭涛。
平昔壮心今在否,江山犹得助诗豪。
初秋寄子由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随去。
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
忆在怀远驿,闭门秋暑中。
藜羹对书史,挥汗与子同。
西风忽凄厉,落叶穿户牖。
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
朱颜不可恃,此语君莫疑。
别离恐不免,功名定难期。
当时已悽断,况此两衰老。
失途既难追,学道恨不早。
买田秋已议,筑室春当成。
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