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度岁(dù suì)的意思:过年,迎接新年。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蒺藜(jí lí)的意思:指刺人的东西,比喻坚强的意志或顽强的斗志。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井底(jǐng dǐ)的意思:指人境地低微,生活贫困,无法自拔。
可传(kě chuán)的意思:可以传递、传达。
辽东(liáo dōng)的意思:指长时间不见面的朋友或亲戚相见时,彼此感到非常亲切和亲近。
泣血(qì xuè)的意思:形容非常悲伤或痛苦到流泪的程度。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中度(zhōng dù)的意思:指程度适中,不过分也不过轻。
井底蛙(jǐng dǐ wā)的意思:指一个人眼界狭窄,见识不广,对外界的事物了解有限。
辽东豕(liáo dōng sh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或能力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极致,形容非常出色或突出。
邓攸无子(dèng yōu wú zǐ)的意思:指没有子嗣,没有儿子。
- 鉴赏
这首《全生诗》由元代诗人华亭二生所作,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惨状与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首句“几年兵火接天涯”,开篇即以“兵火”二字点明主题,形象地描绘了战争连绵不断,战火蔓延至遥远之地的景象,暗含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批判。接着“白骨丛中度岁华”一句,将战争的残酷推向极致,白骨累累,岁月流逝,却无人得以安息,表达了对战争受害者深切的同情。
“杜宇有冤能泣血,邓攸无子可传家”两句,运用典故,借古代传说中的杜宇(即望帝)和邓攸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战争给社会带来巨大破坏的描绘。杜宇因冤屈而泣血,象征着无辜生命的悲惨遭遇;邓攸无子,意味着家族传承的断裂,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结构的摧毁。
“当时自诧辽东豕,今日翻成井底蛙”则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从“辽东豕”到“井底蛙”的转变,寓意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对自我认知的更新与觉醒。
最后,“一片春光谁是主?野花开满蒺藜沙”以自然界的生机与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提出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在战争与灾难之后,虽然春天依然到来,万物复苏,但谁又能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野花在蒺藜沙地上绽放,既是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是对战后重建的希望之光的隐喻。
综上所述,《全生诗》不仅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还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僧休复之京师
金锡指归鸿,田衣猎晓风。
春江片席远,松月一房空。
新句别离后,旧山魂梦中。
到京当袖刺,馆阁尽名公。
观潮阁
江山不受范,偃蹇散莫收。
领略得要会,聚此百尺楼。
霁色明千峰,斜阳带归舟。
堪洗北客尘,似脱南冠囚。
二子倚秋晚,岸巾送明眸。
杯寒风景切,句落云烟愁。
况我江海人,二顷亦易秋。
百年鸥盟在,脱帻行当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