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集夜来寒,楼宽楮幌鲜。
花温新换水,栗爆旧存毡。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雪屋中的静谧与寒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
首联“霰集夜来寒,楼宽楮幌鲜”,以“霰”字点明了雪的降临,夜晚的寒意更加深了雪的冷冽感。而“楼宽楮幌鲜”则描绘了屋内窗户上覆盖着洁白的雪,映照出一片清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花温新换水,栗爆旧存毡”,进一步展示了屋内的情景。新换的热水温暖如春,与外面的严寒形成强烈反差;而“栗爆旧存毡”则暗示了屋内有取暖的设备,如火炉或炭火,使得室内温度得以维持,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颈联“梦草疑非蝶,吟肩冻耸鸢”,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梦中之草仿佛蝴蝶翩翩起舞,既虚幻又生动;而“吟肩冻耸鸢”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寒冷而颤抖的情态,通过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寒冷。
尾联“蓬婆界天白,皎皎五云连”,将视线从屋内转向屋外,蓬婆山在雪的覆盖下显得格外洁白,与天空中的五彩云朵相接,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冬日雪景图。整个画面由内而外,由小及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欣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雪屋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日雪夜的静谧与寒冷,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声轰轰,如霆雷,火炫炫,如流电。
双轮日驭速催行,回头千里忽不见。
抵掌欲笑夸父迟,轮台一日周围遍。
西人逞巧亦良危,颠踬往往艰一线。
我道带砺在河山,缒幽凿险山河变。
自古众志方成城,不闻铁车与敌战。
又况劳民复伤财,民穷财尽滋内患。
台湾千里如金瓯,浑沌凿死山灵颤。
有潦有流间其间,不能飞渡复中断。
借问铁路何时成,请待天炉为炽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