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弘 文 李 校 书 往 汉 南 拜 亲 唐 /岑 参 未 识 已 先 闻 ,清 辞 果 出 群 。如 逢 祢 处 士 ,似 见 鲍 参 军 。梦 暗 巴 山 雨 ,家 连 汉 水 云 。慈 亲 思 爱 子 ,几 度 泣 沾 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子(ài zǐ)的意思:疼爱自己的孩子或子女;形容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意。
巴山(bā shān)的意思: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参军(cān jūn)的意思:指参加军队,成为军人。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慈亲(cí qīn)的意思:慈亲指亲爱慈祥的父母,也可泛指亲人或家长。
汉水(hàn shuǐ)的意思:指汉江,也泛指河流。
连汉(lián hàn)的意思:指连续几代都有人在朝廷中任职。
清辞(qīng cí)的意思:清楚明白的辞令或言辞
水云(shuǐ yún)的意思:指水雾弥漫的样子,形容景物或气氛朦胧不清。
鲍参军(bào cān jūn)的意思:指一方面有才华、有能力,另一方面却不受重用或不得善终的人。
- 注释
- 未识:未曾认识。
已先闻:已经事先听说。
清辞:清新的文辞,这里指诗文才华。
果:果然。
出群:超出众人。
如逢:好像遇到。
祢处士:祢衡,东汉末年名士,以才情著称。
似见:似乎见到。
鲍参军:鲍照,南朝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参军。
梦暗:梦中昏暗的景象,形容梦境或心情的忧郁。
巴山雨:巴地的山雨,泛指南方的雨,这里借指诗人故乡的雨景。
家连:家乡相连,比喻与家乡情感紧密相连。
汉水云:汉水边的云彩,代表诗人的故乡,因汉水流经多省,此处泛指。
慈亲:慈爱的亲人,多指母亲。
思爱子:思念心爱的儿子。
几度:多少次。
泣沾裙:哭泣到泪水沾湿了裙子,形容极度悲伤。
- 翻译
- 未曾谋面已耳闻,文采出众果然非同凡响。
仿佛遇见了才子祢衡,又似看到了俊逸的鲍照。
梦中巴山细雨蒙蒙,家乡与汉水云雾相接。
慈爱的母亲思念爱子,多少次泪水打湿了衣裙。
- 鉴赏
这首诗是岑参在唐朝创作的,名为《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送别之情的诗篇。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 这两句表明作者对弘文李校书的才华早有所闻,他的文词清新脱俗,超乎常人。这里的“清辞”不仅指语言的美好,更映射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精神追求。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这两句以历史上的高士、忠臣比喻弘文李校书的品格和才华,将其置于崇高的地位。通过这种比较,强调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梦中的巴山雨和家乡的汉水云都是作者心中难以忘怀的情感寄托。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于故土和亲人的深厚情感。
“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最后两句则转向弘文李校书对其慈亲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几度”来强调这种思念并非一时,而是反复发生的深切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岑参对友人的敬重和送别之情,更透露出古人对于家庭、亲情的珍视与眷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作者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审美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宜永观雨
池上泠泠过雨声,绿荷风走万珠明。
天公未欲从群望,作了晚凉俄便晴。
赠潘景温叟
秦卢不世出,俗子相矜誇。
治疾不知源,横死纷如麻。
番阳奇男子,衣冠本儒家。
学本得心诀,照底穷根厓。
泠然鉴五藏,曾靡毫釐差。
公卿扫榻迎,黄金载盈车。
语言无羽翰,飞入万齿牙。
相逢京洛下,使我惊且嗟。
七年慈母病,庸工口咿哑。
恨不早见君,以乞壶中砂。
通宵耳高论,饮恨知何涯。
瞥然别我去,征途指烟霞。
孤云不可留,泪线风中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