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稍雪尽,正东风淡迤沱,金芽初绽。
望得春来人又去,空镇翠苔深院。
早梅开了,隔窗鹦鹉惊唤。
暗想(àn xiǎng)的意思:暗自思忖或暗自揣度的想法。
宝玦(bǎo jué)的意思:形容珍贵宝物的外表华丽、精美。
裁剪(cái jiǎn)的意思:指根据需要剪裁,修整,使之符合要求。
春衣(chūn yī)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者令人愉悦的事物。
带眼(dài yǎn)的意思:形容观察力敏锐,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换取(huàn qǔ)的意思:交换、交易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镜匣(jìng xiá)的意思:指镜子的盒子,比喻心地纯洁,没有私心杂念。
来人(lái rén)的意思:指需要帮助或支援时,呼唤他人前来。
帘钩(lián gōu)的意思:指借助帘子上的钩子,暗中窥探他人隐私或偷窥他人秘密。
眉黛(méi dà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目之美。
深浅(shēn qi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程度的深浅。
沈腰(shěn yāo)的意思:指人的腰背弯曲下沉,形容身体疲劳或精神萎靡。
香篆(xiāng zh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法的字句妙趣横生、意境高远。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这首《念奴娇·东园感旧》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词中描绘了东园之景与情感的交织,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往昔的怀念。
词的开头以“柳稍雪尽”为引子,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柳枝上的积雪融化,春风轻拂,新芽初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正东风淡迤沱,金芽初绽”,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但紧接着的“望得春来人又去,空镇翠苔深院”两句,却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春回大地,而人却已离去,留下的是空荡荡的庭院和深深的绿苔。
接下来的几句,“镜匣微开,帘钩反挂,尽日销香篆”,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如打开镜匣、反挂帘钩、燃香篆等,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寂寞。而“早梅开了,隔窗鹦鹉惊唤”则通过早梅的开放和鹦鹉的叫声,进一步强化了季节更替与生命轮回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波动。
“教我换取春衣,小衿秃袖,端的谁裁剪”这一句,通过换春衣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形象的变化,或许是因为心情低落,衣物显得有些不合身。
“原是沈腰,今更瘦、宝玦频移带眼”一句,运用了典故,沈腰指的是西晋时期的大臣潘岳,他的腰因思念亡妻而日渐消瘦,这里借以表达主人公因为思念或内心忧伤而身体消瘦的状态。同时,通过“宝玦频移带眼”这一细节,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憔悴与失落。
最后,“暗想佳人,罗衾昼拥,也自看春懒”一句,通过想象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状态的无奈。而“待将书寄,问他眉黛深浅”则表达了主人公想要通过书信与远方的人分享自己的情感,询问对方的近况,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春日里面对自然变化和个人情感变化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此书惊蛇入草,书成不知绝倒。
自疑怀素前身,今生笔法更老。
暮发白下地,暝投观山宿。
横溪赤栏桥,一径入松竹。
野僧如惊麇,避堂具灯烛。
我眠兴视夜,部曲始炊熟。
笕水烟际鸣,万籁入秋木。
平生萧洒兴,本愿终涧谷。
世累渐逼人,如垢不靧沐。
已成老翁为,作吏长碌碌。
金虎鸣秋,玉龙嘶月,天气正凉。
应梦熊时候,叶丹苔碧,栖鸾亭馆,橘绿橙黄。
人在兰台公子上,更身寄风流屈宋卿。
登赏处,记含情纾思,曾赋高唐。
春明旧家不远,算蝉嫣袭庆,都付仇香。
况鹍弦初续,和生角徵,鹗书频下,名厕循良。
但得西风吹峡水,尽倒卷波澜添寿觞。
功业事,有朱颜领略,未许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