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
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
又欲堤其东,苦乏土石资。
开湖足取用,堤势横虹蜺。
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
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
《题共乐堂》【宋·汪泌】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又欲堤其东,苦乏土石资。开湖足取用,堤势横虹蜺。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庶其不朽功,上彻尧轩墀。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167c68f1466648483.html
百家(bǎi jiā)的意思:指各家的学问、见解或观点。
不朽(bù xiǔ)的意思:永远不会消失或被遗忘的;永恒的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春台(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的台子,用来比喻春天美好的景色或时光。
辞书(cí shū)的意思:指收集整理语言文字、词汇解释等内容的书籍,供人查阅和学习。
从事(cóng shì)的意思:从事表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从公(cóng gōng)的意思:公正、公平、公开。
东湖(dōng hú)的意思:指东边的湖泊,也用来比喻在东方的某个地方。
歌云(gē yún)的意思:形容歌声悠扬,如云彩般飘逸。
构堂(gòu táng)的意思:指建造宏伟的宫殿或府邸。
海城(hǎi chéng)的意思:指海洋和城市,形容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的地方。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虹蜺(hóng ní)的意思:形容虹彩般美丽的羽毛。
后山(hòu shān)的意思:后山是指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后盾。
环列(huán liè)的意思:环绕成圈,排列整齐。
疾苦(jí kǔ)的意思:疾苦是指痛苦、苦难、艰辛。
空阔(kōng kuò)的意思:广阔无垠,辽阔无边
列如(liè rú)的意思:列举出一些例子作为参考或证明,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情况。
临海(lín hǎi)的意思:指靠近海边。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流尸(liú shī)的意思: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流传虚假的消息或谣言。
绿色(lǜ sè)的意思:绿色是指自然界中植物所具有的颜色,也代表着生命、健康和环境保护。
民所(mín suǒ)的意思:指人民的住所或居住地方。
能文(néng wén)的意思:能够读写文学作品,具备文化修养。
漂溺(piāo nì)的意思:形容人迷失在外,无法自拔。
屏帷(píng wéi)的意思:屏风和帷幕。比喻阻隔、遮掩。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上策(shàng cè)的意思: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选择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水湄(shuǐ méi)的意思: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同游(tóng yóu)的意思:一同游玩、同行旅游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熙熙(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多、热闹的样子。
下车(xià chē)的意思:下车指从车辆上下来,也比喻摆脱某种困境或不良局面。
虚旷(xū kuàng)的意思:指空荡无物,没有实质内容的状态。
轩墀(xuān chí)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美丽的房屋。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游嬉(yóu xī)的意思:指嬉戏游玩。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云从(yún cóng)的意思:指云彩从东方飘移到西方,形容事物变化迅速或转瞬即逝。
至无(zhì wú)的意思:没有任何,没有一点儿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作辞(zuò cí)的意思:指善于辞令,能言善辩。
登春台(dēng chūn tái)的意思:指登上高处,远眺春天的景色,比喻有远大抱负,志向高远。
如登春台(rú dēng chūn tá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喜悦如登上春天的高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神奇的海边湖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活动的刻画,展现了太守在治理水患、保护民众方面的智慧与功绩。开篇便以“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海边湖光图景。紧接着,“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表现了湖水的平静和清澈。
诗人随后引入“中有共乐堂”,这是一个文化和社交活动的场所,通过提问“今其名者谁”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好奇和探寻。紧接着,“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揭示了诗人的询问得到的回答,与太守有关。
接下来,诗人转向社会问题,“访民所疾苦,民曰水最危”指出了当地居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洪水带来的灾害。通过“其水或暴至,城坏民流尸”强烈表现了洪水对居民生活的威胁。
然后诗人赞扬太守的智慧和治理能力,“公谋得上策,叠石完城基”表明太守采取了高明的策略,加固了城基。随后,“外遗数百家,室屋鳞参差”描绘出即使如此仍有房屋未被完全修复的情形,但“水至无所障,适与漂溺期”表达了太守措施的有效性。
此后,诗人进一步赞美太守的计划,“又欲堤其东,苦乏土石资”、“开湖足取用,堤势横虹蜺”展示了太守不仅治理了现有问题,还在规划新的水利工程。通过“湖光占空阔,物从鉴中窥”和“紫翠前后山,环列如屏帷”描绘出这项工程的壮观景象。
紧接着,“构堂就虚旷,与俗同游嬉”表达了太守在治理之余,还能与民众共享乐趣。最后,“太守宴堂上,游人歌水湄”、“歌云从公来,除患补疮痍”通过歌声传递出太守的功绩和对百姓疾苦的解除。
全诗结尾处,“况有此观壮,不乐何以为”表达了诗人的满足和惊叹,而“有如登春台,人心举熙熙”则是对这份和谐景象的赞美。最后,“从事能文者,作辞书之碑”表明有人记录下这一切,以碑石传颂。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还通过太守的智慧与行动,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北风晨萧萧,柳箕枲其帚。
父老何所之,宿草栖予亩。
一母百其子,亦足糊予口。
扫之扬其根,终日不盈斗。
道周坐白沙,哀哀啼寡妇。
玄驹羞其穴,田鼠西北走。
众庶实每生,谁能坐相守。
淅米必以水,凿谷必以臼。
父老聊归休,父母在女右。
廌峰古翠何絪缊,惟与东竺为比邻。
群松龙立石虎蹲,厥水甘冽壤黑坟。
庵摩罗果宜时珍,秋实万颗玛瑙匀。
上人高悟忘我人,勇猛之性坚刚身。
一毛刹见虚空新,琉璃映彻净妙陈。
宝丝网缀何纷纭,精蓝岁时供米薪。
腰包肩担接众勤,法用平等齐富贫。
世如师者今罕闻,神珠在衣宁卒泯,忍草三嗅馀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