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
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
奔走(bēn zǒu)的意思:指匆忙奔跑,形容忙碌劳累。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出车(chū chē)的意思:指人离开或出发。也可指车辆驶出或启动。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短褐(duǎn hè)的意思:指短而褐色的衣服。形容穿着朴素、简陋。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飞甍(fēi méng)的意思:指高墙上的斗拱。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气势非凡。也用来比喻文章或诗词的气势雄浑。
复作(fù zuò)的意思:指一个人多次犯错、犯错误重复不断。
寒冰(hán bīng)的意思:非常寒冷的冰冻状态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遑息(huáng xī)的意思:停止、休息、歇息
阍吏(hūn lì)的意思:指守卫城门的官吏,也比喻阻止或守护着某种事物的人。
里行(lǐ xí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诗编(shī biān)的意思:指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等。
岁阑(suì lán)的意思:岁月的尽头,指时光流转,年岁已尽。
堂名(tá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名誉。
通漕(tōng cáo)的意思:指通行的水路,也比喻通达、畅通无阻。
未遑(wèi huáng)的意思:未有时间或机会做某事
志欲(zhì yù)的意思:志向和欲望
重城(zhòng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高大坚固,难以攻破。
方外士(fāng wài shì)的意思:指离开尘世纷扰的人,追求宁静和超脱的境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常在招提院静照堂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于宁静与动乱、自然与世俗之间对比的深刻思考。
首句“藻户面通漕,飞甍出重城”,描绘了静照堂所在环境的壮丽与宏伟,通过“藻户”(装饰华丽的门窗)和“飞甍”(高耸的屋檐),展现出建筑的精美与气势,同时“通漕”与“重城”则暗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历史的悠久。
接着,“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表达了诗人对静照堂建成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远方的向往,显示出他内心深处对自由与探索的渴望。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通过对比尘世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以及穿着简朴与面对艰难环境的坚韧,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决心与毅力。
“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揭示了诗人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渴望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我,追求心灵的丰富与充实。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表现了诗人面对外界的不理解或怠慢,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为静照堂增添光彩,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与高尚情操。
“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描绘了都市中人们追逐名利的景象,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指出即使是隐居山林的修行者,也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暗含了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反思。
“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表达了诗人认为唯有内心的平静才能洞察纷扰世界的本质,强调了精神修养的重要性。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从容。
“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提醒自己珍惜时光,不负所建之堂的名声,体现了诗人对事业与责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静照堂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比,展现了其对宁静生活、精神追求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清江古镇封溪道,灵峰寺中玉泉好。
灵峰上人天上归,亲见六龙天上飞。
涌金门外潮来去,曾是钱塘江上住。
十里松风六月寒,梦寐犹思径山路。
自参天目老禅师,始信灵峰路不迷。
却被无端徵诏起,等閒来往不曾知。
黄河万里从西下,吕梁百步如奔马。
归去山中问玉泉,应向海门深处泻。
洞庭南,桂岭北,衡山连延潇湘黑。
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间。
祝融不自知,千山万山如回环。
回环面面芙蓉里,俨如天仙朝紫皇,千官百辟遥相望。
半夜每瞻东海日,六月常飞满树霜。
龙拿凤攫熊虎掷,云生雾灭何时极。
我来正值太平时,况有山僧似畴昔。
凭高一览四海空,草间培塿安足雄。
盘盘罗汉台,翕翕炎帝宫。
复恐九天上,视我如井中。
朔风日夜相腾蹙,谷老崖坚松柏秃。
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上至今犹板屋。
山僧劝我歌,我歌徒自伤。
天下五岳嵩中央,此山与我俱南疆。
我今三十始一见,北望中原天更长。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元·揭傒斯】洞庭南,桂岭北,衡山连延潇湘黑。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间。祝融不自知,千山万山如回环。回环面面芙蓉里,俨如天仙朝紫皇,千官百辟遥相望。半夜每瞻东海日,六月常飞满树霜。龙拿凤攫熊虎掷,云生雾灭何时极。我来正值太平时,况有山僧似畴昔。凭高一览四海空,草间培塿安足雄。盘盘罗汉台,翕翕炎帝宫。复恐九天上,视我如井中。朔风日夜相腾蹙,谷老崖坚松柏秃。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上至今犹板屋。山僧劝我歌,我歌徒自伤。天下五岳嵩中央,此山与我俱南疆。我今三十始一见,北望中原天更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7667c69d5e49570385.html
巨鳌奋其首,戴山出海中。
神人择所处,共构金银宫。
凭高开户牖,屈曲互相通。
女仙七十二,颜色如花红。
一一执乐器,奏曲殊未终。
世传《桃源图》,其徵彭泽翁。
此本出异士,雕刻尤精工。
天地极广大,为地当不同。
我愿学仙道,积久乃有功。
鍊形去滓秽,五色浮虚空。
一朝乘风去,浩然入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