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苞苴(bāo jū)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谨慎、小心,不敢放肆。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公行(gōng xíng)的意思:公正行事,不偏袒任何一方。
官徒(guān tú)的意思:指官员和奴才,形容官僚主义现象严重。
贿赂(huì lù)的意思:用金钱或其他手段向他人行贿,以获得私利。
獬豸(xiè zh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行为端正。
金陵(jīn líng)的意思:指南京市,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城市。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二十四(èr shí sì)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智慧或技能非常高超。
越王台(yuè wáng tái)的意思:指的是高居而俯瞰,形容地势高峻、视野开阔的地方。
-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子所作的《书台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与风气。
首句“苞苴贿赂尚公行”,直指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这里的“苞苴”原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草束,后引申为贿赂之物;“尚公行”则暗示这种不正之风在当时社会中并未得到应有的制止或改变,反而被公开地进行着。
次句“天下承平得未能”,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家表面上的“承平”状态提出了质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国家安定,但实际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却未见提升,甚至可能因为贪腐问题而暗藏危机。
接着,“二十四官徒獬豸”一句,运用了獬豸这一神话中的公正神兽,象征着法律与正义。然而,这些象征公正的官员们却未能真正履行其职责,维护公平正义,这与首句的贪腐现象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揭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与失职。
最后,“越王台上望金陵”一句,以历史上的越王勾践为典故,勾勒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越王台是越王勾践在会稽山上的宫殿遗址,此处用以象征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站在越王台上遥望金陵(今南京),既是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是对当前社会现状的深思。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的思考。
整体而言,《书台门》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元代社会中贪腐盛行、法律失衡的问题,以及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跋蔡节斋为题张生所画文公像
张生父子称紫阳,于容人物非寻常。
能传遗像数百本,粹然千载存无忘。
言学工夫日星皎,无言气象真难晓。
后学深明未发时,始信张生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