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恨仙人死,恨此明月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开元(kāi yuán)的意思:开始,创立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目断(mù duàn)的意思:目光停止,无法继续看下去。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千祀(qiān sì)的意思:千百次的祭祀,形容非常虔诚地祭祀神灵。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尚可(shàng kě)的意思:指令人满意或者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盛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
时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变化和月份的更替。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 鉴赏
这首诗《赋曾氏醉月亭》由宋代诗人萧立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与历史人物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思的意境。
首句“开元盛时月,曾照谪仙醉”,开篇即以唐代盛世的月亮为背景,联想到李白这样的“谪仙”在月光下饮酒作乐的情景,既展现了月色之美,也暗含着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和追忆。
接着,“有月尚可饮,仙人渺千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月亮虽在,但仙人已逝,时间的流逝让这一切都显得遥远而不可触及。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的怀念,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不恨仙人死,恨此明月非”则将情感推向了更深的层次。诗人并不因仙人的逝去而感到遗憾,反而更痛惜于月亮的改变,似乎月亮不再是那个曾经照亮李白醉酒时刻的月亮,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惋惜。
最后,“徘徊复徘徊,目断青山矶”以动态的画面收尾,诗人仿佛在月光下独自徘徊,目光远眺至青山之畔,这种孤独而深邃的景象,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现实之外的宁静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历史人物以及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怀古、感慨和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暮与双凫宿,云车下紫阳。
天坛临月近,洞水出山长。
海峤年年别,丘陵徒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