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谢安墩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谢安墩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在表达对朋友或同僚间相互尊重和交往的情感。诗中的“我名公字偶相同”可能是指他与被赠诗之人名字中的某个字相同,这种巧合增添了友情的深度。而“我屋公墩在眼中”则表达了对朋友所赠之物(这里是一座小土堆,即“墩”)怀念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所有权的深层友谊。意思是虽然朋友不在,但这份礼物仍然属于他,且即便它现在由自己拥有,也不应该改变其原本的“姓”(这里指的是来源或归属),依旧保持与朋友的关联。
王安石通过这首简短而富有情感的诗句,展示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朋友珍贵的情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述鸥
水滨老父忘机关,醉眠古石红蕖间。
绿波荡漾意不动,白云往来心与閒。
有鸥素熟翁如此,命侣呼俦就翁喜。
相亲饮啄少畏避,自浮自沉不惊起。
渔人窥之即谋取,手携罗罔来翁所。
群鸥瞥见皆远逝,千里翩翩一回顾。
鸥不薄翁翁勿疑,避祸未萌真见机。
渔人罗罔不在侧,敢辞旦夕从翁嬉。